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不同厚度LDPE(低密度聚乙烯)膜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厚度LDPE膜的膜-水分配系数(Lpew)与富集动力学系数(ke),并设计瓶装模拟实验,将ke与d的线性关系引入到Kpew的计算中,建立Kpew预测模型。将Kpew预测模型应用于监测分析辽河流域POPs的分布特征,开展风险评估,为辽河流域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并且为LDPE膜被动采样技术应用于原位监测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不同厚度LDPE膜Kpew测定实验:以25μm,56μm和76μm厚度的LDPE膜为研究对象,选择PAHs,硝基苯类,邻苯二甲酸酯类和苯系物类为目标污染物。实验得出了不同污染物不同厚度LDPE膜上的Kpew,其中实验监测到15种多环芳烃,10种苯系物,3种邻苯二甲酸酯,没有监测到硝基苯类物质。而三种厚度的LDPE膜监测的同一种目标物质的Kpew并不同,说明LDPE膜厚度不同,所需平衡时间不同,膜-水分配系数(Kpew)亦有差别。 (2)不同厚度LDPE膜ke测定实验:以25μm,56μm和76μm厚度的LDPE膜为研究对象,采用1d、4d、10d、16d、30d、45d六个时间梯度,对不同厚度的LDPE膜进行监测,实验监测得出不同污染物不同厚度LDPE膜上的富集动力学系数(ke)。将富集动力学系数与膜厚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富集动力学系数与膜厚度的线性关系。并将这一关系引入Kpew计算模型,建立Kpew预测模型。将实验测得的Kpew与预测模型得到的Kpew分别与Kow进行关系式拟合,结果拟合关系式很接近,说明了Kpew预测模型的正确性。 (4)辽河流域持久性有机物分布规律:用25μm和76μm的LDPE膜对辽河流域的太子河,浑河,东洲河以及沈抚灌渠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四条河的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均有一定程度的超标,苯并(a)芘严重超标。并用实验测得的Kpew与预测模型得到的Kpew分别进行污染物浓度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预测Kpew不仅可用于实验室配水环境,也同样适用于天然水体,进一步证明了Kpew预测模型的正确性和实用性,也为LDPE膜被动采样技术应用于原位监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5)潜在危害指数法对辽河流域的污染物进行优先控制污染物的筛选:太子河的优控污染物有6种苯系物类,8种PAHs和3种邻苯二甲酸酯类;浑河的优控污染物有5种苯系物类,9种PAHs和3种邻苯二甲酸酯类;东洲河的优控污染物有7种苯系物类,9种PAHs和3种邻苯二甲酸酯类;沈抚灌渠的优控污染物有5种苯系物类,8种PAHs和3种邻苯二甲酸酯类。而用实测Kpew计算浓度筛选的优控污染物与预测模型计算浓度筛选的结果相同,说明了本研究提出的Kpew值预测模型的正确性。 (6)辽河流域污染程度的健康风险评价:太子河、浑河、东洲河以及沈抚灌渠人体总健康风险指数均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年风险水平,而且四条河的总健康风险沈抚灌渠>东洲河>浑河>太子河。预测模型计算出来的人体健康年风险指数与实测计算的结果相近,进一步证明了本研究提出的Kpew值预测模型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