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微电子制造装备不断向着精密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对高精度视觉检测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设备运动及环境干扰引起的振动和被测工件的不水平问题都会产生图像模糊甚至导致检测失败,精密视觉检测系统因此对工件平台的隔振与调平性能提出了严格要求。本文面向精密视觉检测系统对工件平台提出的隔振与调平技术需求,提出一种小型化隔振调平复合平台新结构,在平台动力学建模和仿真分析基础上,提出平台的双轴调平与主动减振控制算
【基金项目】
:
电子封装装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动态工况下封装装备振动能量快速衰减机制及精度生成,No.5167510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微电子制造装备不断向着精密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对高精度视觉检测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设备运动及环境干扰引起的振动和被测工件的不水平问题都会产生图像模糊甚至导致检测失败,精密视觉检测系统因此对工件平台的隔振与调平性能提出了严格要求。本文面向精密视觉检测系统对工件平台提出的隔振与调平技术需求,提出一种小型化隔振调平复合平台新结构,在平台动力学建模和仿真分析基础上,提出平台的双轴调平与主动减振控制算法和平台多自由度协同控制方法,并通过隔振调平复合平台实验系统搭建与算法实现,实验验证所设计复合平台的隔振与调平性能。主要研究内容概括如下:1、调研被主动隔振技术、指向调平技术、以及隔振、指向复合技术的研究现状,比较目前研究的优点和不足,明确隔振、调平协同的难点和关键技术,确定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案。2、深入分析经典隔离理论和准零刚度隔振理论的原理、特点及其局限性,在准零刚度隔离理论分析基础上,对双稳态屈曲梁负刚度机构的理论模型进行推导,明确该负刚度机构的实现原理和特点,获得隔振平台设计所需的负刚度模型;3、设计多自由度隔振调平复合平台,提出一种基于准零刚度原理和音圈电机直驱形式的隔振调平复合平台新结构,设计基于双稳态屈曲梁机构的隔振平台和三运动驱动作用的双轴调平平台,通过复合平台的零部件设计、计算、建模与仿真分析,确定复合平台及关键零部件的结构参数与选型,并通过复合平台整体结构的有限元仿真分析,验证复合平台的静力学与动力学特性。4、针对复合平台的调平控制和隔振问题,提出复合平台的双轴调平PID控制算法,实现高精度快速调平;基于正位置反馈(PPF)控制原理,设计复合平台的主动减振算法,抑制平台的共振峰值,提高平台的隔振性能,并通过平台的隔振、调平协同控制方法,实现平台隔振与调平的协同控制;最后,利用ADAMS-SIMULINK联合仿真系统对平台的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分析,验证所提控制算法的可行性。5、搭建所设计的隔振调平复合平台实验系统,开展复合平台隔振性能、调平性能实验,以及隔振与调平协同工作性能的实验测试,验证所设计隔振调平复合平台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其他文献
悬架系统是车辆底盘中的重要部件之一,其主要功能是传递车轮与车架之间的力和力矩,减小由路况引起的振动或冲击对车架和车身的影响。当车辆行驶的路面条件比较苛刻时,悬架系统传递的力和力矩比较大,悬架系统中双叉骨梁不但经历着大位移的旋转运动,还伴随着一定程度的弹性变形运动,这两者在悬架系统动力学建模中往往是耦合在一起的,所以悬架系统是一个典型的柔性多体系统,在对其进行动力学建模时必须考虑柔性梁的弹性变形。在
电池管理系统(BMS)作为电池的管理控制单元,具有防止电池过充过放、估计剩余电量、管理能量流动等功能,对于电池安全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大部分电池管理系统软件使用前后台(中断-主函数)方式开发,导致系统实时性差及不同应用场景下开发需求成本高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了基于开源实时操作系统的电池管理系统软件。首先,本文分析了BMS的开发需求,针对实时性要求不同的功能,分别设计了周
基于代理模型的复杂产品设计优化,可大幅度降低产品的研发成本和设计周期,是现代工程设计领域的研究热点。由于诸多因素的相互耦合,复杂产品的设计变量与目标变量之间呈现强非线性关系。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是一种随机前馈神经网络,被证明能够以0误差近似任意训练数据,对强非线性模型具有良好的逼近能力和泛化性能。本文以ELM作为代理模型的研究载体,研究了复杂产品及
新形势下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建设有助于实现企业经营目标,防止财产流失,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防控企业运营及财务风险等,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基于此,主要通过阐述内部控制机制的内涵、重要性和建设原则,分析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新形势下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建设的路径,以期为相关管理者提供参考。
近年来,随着能源行业的发展,全球能源转型升级成为各国能源发展的共同主题。围绕气候变化、能源短缺等问题,各国都制定和实施了一些列的措施,相继出台能源政策来调整能源结构。2020年九月,我国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大力发展清洁新能源是实现减排目标的重要举措,在2021年,全球各国相继上调了新能源的发展目标,我国计划到2030年风电、光伏的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新能源场站的单位装机容量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应用场景逐渐从工业生产拓展到生活服务的方方面面。在仿人服务机器人领域,仿人臂是实现仿人交互的执行系统,能够实现绝大部分的交互动作。目前,仿人臂的设计面临着柔顺性差、通用性低以及维护成本高等问题,难以适用于复杂多变的仿人服务交互场景。本文结合绳驱动技术和模块化设计思想设计一款模块化绳驱动仿人臂,在满足仿人交互过程动作柔顺性的同时,提高仿人臂在不同应用场合的通用性,主要
层合板是复合材料常用的基本结构。研究层合板的结构设计参数对于其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有重要意义。随着层合板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能快速、准确的设计出具有所需要特点的层合板成为工程上关注的热点。这就需要快速、准确的特征灵敏度计算方法。目前,在特征灵敏度计算方法中,特征向量灵敏度的计算方法主要有:有限差分法、模态叠加法、Nelson类方法和迭代法。近几年来,迭代法因具有利用系数矩阵对称性和稀疏性等
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其运行状态时刻影响着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以及安全状态。对电动汽车电池系统的准确评估能正确指导电动汽车运行维护,提高电池使用寿命以及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针对当前的动力电池评估需求大、检测时间长等电池检测评估现状,本文提出了维修场景下的动力电池线下检测分析方案,该系统可在整车条件下对车载电池实现单体级别的精确评估,定位电池故障,提供电池组的维修建议,从而降低电动汽车的电池
Ti(C,N)基金属陶瓷具有高红硬性、抗氧化性、耐磨性和化学稳定性等,作为切削刀具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领域。Ti(C,N)基金属陶瓷主要包括Ti(C,N)基体、金属粘结相和增强相,其中增强相可以与Ti(C,N)基体形成固溶体,提高金属陶瓷的硬度、韧性和耐磨性等。Ta C和(Ta0.2W0.2Nb0.2Mo0.2V0.2)C高熵碳化物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以其作为增强相有望进一步提高金属陶瓷的综合性能
超级电容器是促进开发可再生能源的关键技术,电极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的核心,开发优越性能的电极材料就成了重中之重。Ti3C2-MXene具有类石墨烯材料2D层状结构,类金属导电性、丰富的官能团、制备简单等优点,但是由于单纯的Ti3C2-MXene材料层间易聚合堆叠,材料比电容并不如理想中高。Ni Co-LDH材料具有较高的比电容,Ni Co-LDH材料导电性差、结构不稳定等缺点,严重影响了它的倍率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