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ICU中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584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脓毒症是严重感染、重度创伤、大手术后、重型急性胰腺炎和休克等常见的并发症。脓毒症所引起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已成为目前ICU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已经构成对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和经济发展的巨大负担。脓毒症现已成为近年来临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脓毒症的病死率高,预后差,但对于影响脓毒症预后因素的研究还不是很清楚。究竟影响脓毒症预后的因素有哪些,其中哪些因素更为重要,目前还是缺乏系统全面的流行病学调查。本次研究采用回顾性临床病例分析,探讨影响脓毒症预后的因素。   方法:   回顾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重症医学科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符合2001年关于全身性感染定义国际会议所制定的脓毒症诊断标准的患者共213人,将患者按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   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一般项目:性别、年龄、有无慢性疾病、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   ②器官功能评价:确诊脓毒症时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GCS评分,是否发生感染性休克,有无器官衰竭,病原学培养,给予的治疗措施等;   ③检测的生化指标:氧合指数,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血乳酸(Lac),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酐(CREA),尿素氮(BUN),白蛋白(ALB),凝血时间(PT),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等。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结果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死亡组和存活组各指标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各指标比较采用x2检验。并对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死亡组年龄≥60岁,APACHEⅡ评分≥20分,心肺复苏(CPR),合并真菌感染,感染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肾损伤(AKI),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或P<0.01)。死亡组血小板严重减少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死亡组抗凝治疗的使用率低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同存活组比较心功能(NYHA分级)不同(P<0.05)。死亡组TBiL,Lac,ALT,AST,PT数值显著高于存活组,死亡组PLT,ALB数值显著低于存活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结论:   本次调查脓毒症的病死率为46.95%,同国内外报道的病死率相当。.影响脓毒症预后的主要因素可能与年龄,APACHEⅡ评分,合并真菌感染,合并感染性休克,合并ARDS,合并AKI,进行抗凝治疗相关。年龄≥60岁,APACHEⅡ评分≥20,合并真菌感染,合并感染性休克,合并ARDS,合并AKI,可使脓毒症患者的死亡发生率显著增加,是脓毒症预后的危险因素。而使用抗凝治疗可降低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发生,是治疗脓毒症的有效手段之一。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2007-2008年长沙地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病毒谱调查目的:了解2007-2008年长沙地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cute low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ALRTI)住院儿童常
将数据挖掘技术用于协同入侵检测 ,提出基于数据挖掘的协同入侵规则生成算法 ,采用基于数据挖掘的分布式协同入侵检测技术 ,可以有效的检测协同入侵 ,同时还具有对未知协同攻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小梁网细胞的培养方法及其生物学特性,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小梁网细胞是否表达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