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公共危机的传媒舆论管理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MJ_A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媒舆论管理,作为意识形态管理与市场管理相结合的产物,是媒介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媒介管理者对大众传媒接收、传播和影响公众意见这一过程相关事务的管理。在公共危机的传媒舆论管理中,这些公众意见多是由具有突发性、易变性和危害性的公共危机引发的。公共危机的传媒舆论管理重在促进其正向舆论的生成。公共危机正向舆论就是再现公共危机真相的维护真理的意识活动。本研究试图从舆论学角度,结合社会转型的大环境和公共危机这种非常状态,以媒介管理为基点,来思考传媒舆论管理的问题。   改革开放前后,面对公共危机,中国传媒舆论管理逐渐弱化行政管制职能,强化公共服务职能,这种变化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政府、媒体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在权力、舆论管理和社会结构的互动中,权力与舆论的矛盾关系向着相互促进的方向发展。当前的社会转型处于关键的治理转型阶段,公共危机的传媒舆论管理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公共危机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表现,媒介生态环境变化发展,政府、传媒和公众三者关系呈现新的变化。这样的环境变化给公共危机的传媒舆论管理带来挑战,包括:民主化进程下如何突破部分政府部门的思维定势实行有效舆论监督;数字化发展下如何规制管理主体和引导公众;传媒全球化发展下如何形成有利于我国的危机舆论;产业化条件下如何提高媒介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中国传媒舆论管理要推进公共危机正向舆论生成,只有通过实施适合我国国情的以和谐、开放为主要特点的公共危机传媒舆论管理思维和策略才能得以实现。第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规则变革和过程管理;第二,实施和谐开放的公共危机传媒舆论管理策略:首先按照政治文明建设的要求促进舆论监督的作用;其次舆论管理者要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动中掌握舆论主导权;再次我国媒体要与国外媒体积极合作,营造利于我国的国际舆论环境;最后媒介管理者要创新舆论管理手段,提升媒体公信力。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