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杂环抗生素伏安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wj1085808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环丙沙星、甲硝唑和哌拉西林钠三种抗生素在碳糊伏安传感器上的伏安特性,提出了用伏安法检测这三种药物的新方法。1.制备了环丙沙星碳糊伏安传感器,其组成为64.5%的碳粉和35.5%的液体石蜡。在pH 9.0的0.060 mol·L-1 NH3·H2O-NH4Cl缓冲溶液中,环丙沙星在该传感器上于-1.38V左右有一灵敏的阴极溶出伏安峰,利用此峰可测定微量的环丙沙星,在7.0×10-8 mol·L-1~9.7×10-7 mol·L-1范围内,线性回归方程为y=5.77+1.42 x,相关系数为0.998;在2.0×10-6 mol·L-1~1.3×10-5 mol·L-1范围内,线性回归方程为y=14.4+1.75 x,y,μA·s-1/2,x,mol·L-1,相关系数为0.997,检测下限为5.7×10-8 mol·L-1。换液实验证实环丙沙星在该传感器上吸附,循环伏安法进一步证实环丙沙星具有吸附性,并发生可逆电化学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2.制备了甲硝唑碳糊伏安传感器,其组成为69.0%的碳粉和31.0%的大豆油。在pH 5.8的0.044 mol·L-1 HOAc-NaOAc缓冲溶液中,甲硝唑在该传感器上于-0.90V左右有一灵敏的阴极溶出伏安峰,在3.0×10-7 mol·L-1~1.0×10-5 mol·L-1范围内,线性回归方程为y=2.91+2.52 x,y,μA·s-1/2,x,mol·L-1,相关系数为0.999,检测下限为2.4×10-7 mol·L-1。换液实验证实了甲硝唑在该传感器上吸附,循环伏安法进一步证实甲硝唑具有吸附性,并发生可逆电化学反应,转移电子数n为2。3.制备了哌拉西林碳糊伏安传感器,其组成为63.5%的碳粉和36.5%的液体石蜡。在pH 3.5的B-R缓冲溶液中,哌拉西林在此伏安传感器上于-1.58V左右有一灵敏的阴极溶出伏安峰,在3.0×10-7 mol·L-1~9.8×10-7 mol·L-1范围内,线性回归方程为y=1.15+3.15 x,相关系数为0.999;在1.0×10-6 mol·L-1~1.2×10-6 mol·L-1范围内,线性回归方程为y=28.7+3.30 x,y,μA·s-1/2,x,mol·L-1,相关系数为0.998,检测下限为2.3×10-7 mol·L-1。用换液实验证实哌拉西林在此伏安传感器上吸附,循环伏安法进一步证实哌拉西林具有吸附性,并发生不可逆电化学反应。所提出的方法可用以测量人体血清中的微量环丙沙星、甲硝唑和哌拉西林钠。
其他文献
本文使用两种方法进行突变体的筛选,分别为荧光显微镜法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法,从中国农科院提供的T-DNA插入的突变体800个株系。使用共质性荧光染料CFDA,筛选出水稻胞间连丝相关的突变体,并考察了突变体的光合生理指标。通过TAIL-PCR技术,扩增T-DNA的侧翼序列,以分析T-DNA插入位点信息。最后,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T-DNA插入位点上下游基因的表达量变化,从而找出是由于哪个
目前,从植物浸取有效成分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但是浸取相关的理论还有待研究。在本课题组前期浸取甘草酸研究的基础上,浸取的一个可能的机理被提出:吸附-脱附机理。为验证这一假设,本文开展了甘蔗-水体系的浸取研究和纤维素-蔗糖体系的吸附研究,分别从粒径、温度、固液比三方面对浸取和吸附进行考察,最后运用吸附模型对浸取过程和吸附过程进行类比研究。在甘蔗-水体系中甘蔗浸取蔗糖和纤维素-蔗糖体系中纤维素吸附蔗糖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