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CP的中国艺术品拍卖行业市场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pyev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品投资已成为世界公认的效益最好的三大投资领域之一(其他两项为房地产投资和金融证券投资)。作为中长线投资,艺术品投资回报率高,资产转移灵活,具有不可取代之独特性和限量性。近十年来,艺术品投资的平均回报达到10%,高于金融、房地产市场,已经成为未来拉动城市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之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艺术品产业的兴起提供了基础,而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繁荣与发展与近年来中国艺术品拍卖行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在过去几年,中国艺术品拍卖行业总体发展势头良好,是一个新兴的,吸引大量资本与资源的具有发展潜力的行业。但目前我国艺术品拍卖行业发展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企业数量增长过快,中小企业间恶性竞争循环,赝品泛滥,违规操纵市场现象频频等。提高艺术品拍卖企业的市场绩效,是我国艺术品拍卖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目标。基于现代产业组织学的研究视角,本文将围绕以下三点进行分析:对我国艺术品拍卖产业市场绩效进行描述,剖析影响艺术品拍卖产业市场绩效的因素以及提出改善艺术品拍卖产业市场绩效影响因素的政策建议。   1.以产业组织理论的SCP作为描述框架,利用翔实的数据描述了我国艺术品拍卖行业的产业组织现状。首先对我国艺术品拍卖市场集中度现状及变化做实证分析,其次对艺术品拍卖行业的进入、退出壁垒做了分析。得到的结论是,我国艺术品拍卖行业属于中度寡占性的市场结构。此外,还对艺术品拍卖企业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做了分析。市场行为上,着重分析拍卖企业的价格行为、非价格行为以及企业的组织调整行为,同时从资源配置效率、规模结构效率、技术进步程度和社会效率四个方面对市场绩效做了描述。   2.从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两方面对我国艺术品拍卖行业的市场绩效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在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的研究中,采用跨行业的计量模型,选取了我国艺术品拍卖行业2003~2007年的市场集中度及进入壁垒的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考察两者关系;在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的研究中,选取2007年在成交额、拍卖场次等各方面均位于全国前列且数据齐全的前10位中国艺术品拍卖企业为样本,基于市场行为对艺术品拍卖行业市场效率的影响,从以控制和影响价格为基本特征和主要目的的价格行为、以扩大产品差别程度、增强企业竞争力为核心的非价格行为以及以产权关系变动为主要特征的企业组织调整行为这三个方面选取指标,最终选择佣金比例、主营范围种类、拍品数量等10项指标,通过建立各因素对市场绩效的相关性假设来检验市场行为对市场绩效的影响。   综合分析的结果认为市场集中度对产业的市场绩效没有显著影响,而佣金比例、拍品质量、拍卖专场次数、成交比率、连锁经营机构的数量、企业体制等对产业的市场绩效有显著影响,要想提高艺术品拍卖行业的市场绩效,应该考虑上述因素。   3.根据上述实证分析,提出如下建议:改善艺术品拍卖行业市场绩效,促进艺术品拍卖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从企业层面上要上调佣金比例,改革“卖家佣金收费制度”;提高拍品质量,走专业化经营之路;深入发展连锁经营,实现拍卖产业的规模化。从政府层面来说,需要提高进入壁垒,建立有效的退出机制;完善艺术品拍卖市场信用管理制度;制定可操作的法律法规。
其他文献
经济发展的过程不仅仅表现为经济规模的扩大,国民收入的提高,还体现在经济结构适应市场需求的持续优化过程,特别是产业结构的变动调整。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促进产业结构变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近十年的平均经济增长率达到了10%,但居民消费率却不断下降。在我国高经济增长率和低消费率的背景下,笔者注意到其中服务消费占总
近几年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状态呈现出我国房地产价格保持持续上升的趋势。从1998年中央的23号文件将房地产业作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的提出,到2003年的18号文件将房地产产业纳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