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注意力水平是衡量儿童智力活动及其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鉴于儿童注意力品质的重要性、动态发展性及可干预性。本课题对不同体育锻炼方式对儿童注意力稳定性影响实施实验研究。研究目的:本研究以中等强度的乒乓球运动、少儿健身拳、跳绳等不同体育锻炼方式对不同年龄(6~11岁)儿童实施运动干预,以发现不同体育锻炼方式对儿童注意力稳定性的影响。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通过实验法研究乒乓球、少儿健身拳及跳绳等不同方式、16周中等强度运动前后注意稳定性的变化。研究对象是鞍山市二一九小学一年级(6~7岁)学生120名,五年级(10~11岁)学生120名。每个年龄段各分4组(乒乓球组、少儿健身拳组、跳绳组三个实验组各30人,对照组30人),对以上各组实施16周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每周训练3次,运动干预前及运动干预16周后分别测试注意稳定性。测试工具使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陈国鹏等(1998)所编制的中小学生注意力测验量表(心理量表详见附录2)。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1年级、5年级被试实施中等强度的乒乓球锻炼后,注意稳定性较锻炼前发生非常显著性改善(P<0.01)。2、对1年级被试实施中等强度的少儿健身拳锻炼后,注意稳定性较锻炼前发生非常显著的变化(P<0.01)。对5年级被试实施中等强度少儿健身拳锻炼训练注意稳定性较锻炼前发生显著的变化(P<0.05)。3、对1年级、5年级被试实施中等强度的跳绳锻炼后,注意稳定性较训练前未发生显著的变化(P>0.05)。结论:1、中等强度的乒乓球、少儿健身拳锻炼均能有效地促进儿童注意稳定性的发展,通过体育锻炼来改善儿童注意稳定性是可行的。2、中等强度的乒乓球训练对促进儿童注意稳定性的发展作用尤为显著,优于中等强度的少儿健身拳和跳绳组。3、实施同一运动项目,不同年龄组经运动锻炼后,其注意稳定性改善程度不同;对低年龄的儿童实施运动干预,其注意集中稳定性改善程度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