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收集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于天津市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腹泻患儿的大便标本,对其进行艰难梭菌毒素(Clostridium difficile toxin,Tcd)基因的检测,了解天津地区急性腹泻患儿中是否存在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CD)的感染,明确其致病菌株,及天津地区急性腹泻患儿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CDI)的阳性率,并与其他地区的腹泻患儿进行比较,同时分析阳性患儿的临床资料,筛查患儿诺如病毒(Norovirus,NoV)感染情况,分析其与CD的混合感染情况,同时比较CD阳性患儿与NoV阳性患儿临床资料的差异,为CDI的检测、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于天津市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腹泻患儿大便标本1590例,采用TIANGEN DNA提取试剂盒对标本中的DNA进行提取,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检测艰难梭菌毒素A/B(Clostridium difficile toxin A/B,Tcd-A/B)基因,同时用PCR法筛查NoV的感染。收集Tcd检测阳性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收集仅NoV检测阳性的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与仅CD阳性的患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590例份大便标本中,Tcd阳性79份,阳性率为4.97%,其中毒素A、B均阳性(A+B+)16份,仅毒素B阳性(A-B+)63份,未检测到仅毒素A阳性(A+B-)标本,NoV阳性410份,阳性率25.79%,两者混合感染21份,混合感染率26.58%(21/79),Tcd阳性率检出率在性别、年龄、季节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而NoV阳性检出率在性别、年龄方面无明显不同,在季节上存在显著差异,且主要集中在冬季,在Tcd检测阳性的患儿中,65例(82.28%)患儿入院前1个月内曾使用抗生素,同时伴有呕吐的患儿有38例(48.10%)、发热70例(88.61%)、贫血31例(39.24%)、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增高27例(34.18%)、白蛋白减低10例(12.66%)、粒细胞减低29例(36.71%),低钾3例(3.80%),高钾7例(8.86%),血肌酐增高12例(15.19%),将阳性患儿分为A+B+组(16例)与A-B+(63例)组进行比较,两组之间在性别比、年龄、病程、腹泻次数、抗生素使用比例、发热患儿比例、贫血患儿比例、CRP、白细胞等各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将58例仅CD阳性患儿与50例仅NoV阳性的患儿比较,两组患儿在性别比、年龄、病程、腹泻次数、粘液便比例、血便比例、呕吐患儿比例、发热患儿比例、血红蛋白值、红细胞、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白蛋白、CRP数值、低钾血症比例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而在抗生素使用比例、合并感染比例、脱水、酸碱平衡紊乱合并比例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结论本研究表明,在本地区住院的急性腹泻患儿中存在CD的感染,且以A-B+为主,但阳性率略低于其他地区的慢性迁延性腹泻患儿,阳性患儿可同时伴有发热、呕吐、贫血、低蛋白血症、CRP增高、粒细胞减低、高钾、低钾、血肌酐增高等症状,CD阳性患儿在抗生素使用比例上显著高于NoV阳性组患儿,且CDI患儿的合并症主要表现为各个系统的感染,而NoV阳性组患儿在脱水、酸碱平衡紊乱的合并比例上显著高于混合组,提示抗生素使用史对CDI患儿造成的影响更为显著,具体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而NoV造成的腹泻程度较CDI明显,且严重腹泻易引起脱水及酸碱平衡紊乱等一系列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