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灾病害与监控反馈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m200630990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出台了“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标志了高速公路建设将成为我国公路建设的主流。由于设计车速和道路线形等限制,隧道越岭往往成为高速公路的最佳选择。浙江省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山地和丘陵占70.4%,特别是浙西地区沟谷纵横,山高谷深,地势陡峻,且地质条件复杂,已经建设和正在建设的高速公路隧道在施工期间都出现了不少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隧道地质灾害和施工支护变形破坏。因此,公路隧道施工地质灾害、隧道施工支护变形破坏以及施工监控反馈的研究不但对于浙江省的高速公路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且在类似地质条件下高速公路隧道的建设也具有指导意义。 鉴于上述情况,作者以浙江省杭州市杭千高速公路隧道监控工作为背景,研究了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灾病害问题,并采用监控量测手段进行隧道施工灾害和病害的反馈与预报。通过上述研究,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 (1)杭千高速公路隧道群位于一典型的以砂岩为主的沉积岩地区,在岩层较为水平时,施工时容易造成较大的超挖,所以支护后拱顶空洞部位需填实,不然不能发挥初期支护的效果,且监控量测不能有效反映,在岩石松动滑落时,容易引起塌方灾害。另外在围岩变化处特别是在围岩由差变好时,由于支护强度减弱,也特别容易引起发育有软弱夹层的拱腰部位的岩体塌方。洞口存在较厚的松散残坡积层时,若采用高陡边坡设计往往容易引起洞口滑坡。而在隧道通过较大山沟且覆盖层较厚时容易引起涌水。隧道围岩为灰岩时,在进出洞口中一般都发育有溶洞。有害气体则在埋深较大的沉积岩地区均有可能出现,特别是在附近有煤系地层时。 (2)对于三车道隧道由于隧道断面大,若在洞口附近地质、地形条件较差,洞口的施工支护极易在施工期间出现不同程度地变形、开裂及渗漏水等问题。所以在洞口施工时,应尽快采取封闭仰拱、施筑二次衬砌等措施控制变形,保证隧道施工安全。 (3)隧道施工支护的病害的工程处理,对于初期支护一般采用了注浆小导管加固,并加速仰拱的封闭,地表及边仰坡可考虑加固或刷坡减载,但对于明显已形成滑坡体的高陡边仰坡,先优先考虑刷坡减载。对于护拱出现裂缝,说明护拱强度不够,可采用接长护拱进行加固处理。 (4)必须重视高速公路隧道勘察、设计、施工等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特别对于隧道洞口位置的选择以及边仰坡的设计和施工要在充分了解地质条件的情况下进行,这样就可以充分降低洞口施工过程中风险,尽量减少灾害或病害的出现。 (5)监测元件的埋设和保护是保证监测数据及时性和有效性的关键,应采用多种方法加以重点保护。 (6)在通过监控量测进行监测数据分析时,要结合工程地质状况和施工工况综合的进行分析,能更准确的判定围岩和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对于危险地段,监控量测要尽可能采用两种以上量测内容,以综合判断围岩和支护结构的稳定性。 (7)采用动态方程预测法在杭千高速公路隧道监测预测中得到了较好的效果。从预测精度来看,变形越大,数据越多,则预测相对更为准确。 (8)对于数据反常现象应特别引起重视,如数据的突然增大或减小,都应引起高度重视,因为这有可能是地质灾害发生的前兆。
其他文献
隧道变形是围岩性质、洞室形状与大小、支护特性及施工方法的宏观综合反映,是判断隧道稳定性最直观的方法。通过预测隧道围岩的变形,可以预判隧道围岩的稳定性状念,从而可以根据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于能源的需求量随之加大,在煤层工作面掘进开采过程中,难免上覆岩层会产生小周期和大周期破坏,如果岩体强度不足,则容易导致顶板的不稳定性,影响生产发展
本文分析研究了任意变厚度圆底扁球壳在中心集中荷载下的非线性弯曲问题。文中首先系统的综述了薄壳理论的基本方程和基本假定,推导出任意变厚度圆底扁球壳在任意荷载(集中荷
随着我国现代建筑的高速发展,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城市现代化的主流,但是很多数据表明地球正处于地震活跃期的边缘,传统的抗震设计方法受到严峻的挑战,不足以最大程度的保证人身财产
学位
大跨空间网壳结构空间工作性能良好,受力合理,使用空间大,外观表现气魄,制作安装简便,成本低,广泛应用于公共建筑。然而,大跨空间网壳结构振型密集、复杂,自振频率小,是一种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8.0级强震,引发世界关注,随后几年又陆续发生了青海玉树地震、四川雅安地震、云南鲁甸地震,这几次地震均发生在农村地区,造成了巨
钢管-钢管混凝土复合拱桥是基于降低拱桥恒载比例、提高结构稳定性和减小地震作用而提出的关于拱桥结构形式的新构想,该种结构形式结合了钢拱桥自重轻和钢管混凝土拱桥刚度大
人工冻结法加固地层具有强度高、封水效果好、整体支护性能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隧道掘进、隧道抢险、地铁区间隧道联络通道施工、基坑施工等地下工程。它作为一项新技术在地
本文以青藏铁路清水河段为背景,根据该试验段高寒、高海拔的自然环境以及多年冻土的不良地质条件,对多年冻土温度场受路基施工的扰动规律进行了分析。 在综合考虑了太阳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