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伟大历程中,中国坚持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外开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我国的对外开放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对外开放的结构有待完善,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拓展,开放型经济水平有待提高。具体表现在对外开放中抵御国际金融风险的水平较低,对外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不高,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不协调等方面。进入21世纪,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的对外开放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如何以十七大提出的“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总体要求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本文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主要将我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国际背景下,概述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文化的影响,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历程和我国的对外开放取得的成就,反思对外开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我国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应从哪些方面进行构建,并提出本人基于以上分析探讨得出的结论,也就是对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构建提出自己的对策和建议。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导言。该部分介绍了本文研究的意义、学术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并提出了论文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中国全方位开放的简要回顾。该部分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介绍了全方位开放的历史定位、基本进程和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论述全方位开放过程中,我国已经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全方位开放是一种向世界所有国家的开放;是一种包括各个领域、各个地区的全面开放;是对外和对内的辩证统一;是我国的一项长期基本国策。第三部分:中国对外开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该部分是本文的重点。论述了我国对外开放的不足并加以分析,以找到制约我国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的瓶颈。第四部分:建构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战略对策。该部分是本文的结论,在以上三部分的基础上对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构建提出自己的对策与建议,主要包括对外和对内两个方面。对外要以“和谐世界”理念构建对外开放格局,包括以开放型金融带动与支持对外开放等内容;对内以“和谐社会”理念深化改革,进行制度创新,为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构建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