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皮生长因子受体激酶ErbB2是由位于染色体长臂17(17q21)的原癌基因erbB2基因编码的膜蛋白,其相对分子质量(Mr)为185.0×103,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ErbB2是信号转导通路上游的关键信号蛋白,它可以通过多种信号途径维持和调控器官的生理活性。在正常细胞中由活化的ErbB2触发的信号通过信号转导网控制着细胞生长、分化、粘附等。在多种肿瘤细胞中都发现ErbB2的过度表达,并且研究已证实ErbB2的表达状态与乳腺癌的病理特征存在一定联系。统计发现在许多上皮肿瘤,25%-30%乳腺癌、25%-32%卵巢癌、部分前列腺癌、小细胞肺癌和鼻咽癌中可见到ErbB2过度表达。其过表达与肿瘤发展,耐药相关,也是肿瘤患者预后不良和死亡率高的部分原因。
近年来研究发现,1,2,3-三氮唑类化合物能选择性地与ErbB2结合,可逆地抑制ErbB2受体酪氨酸激酶的磷酸化。该化合物有明显的靶向性和显著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活性,这促使我们对该类化合物的合成和活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本论文的两个部分是:探索1,2,3-三氮唑类化合物的合成;目标合物部分理化性质和其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第一部分三氮唑的合成
以取代肉桂酸为原料,设计出1,2,3-三氮唑的合成途径,采用相应的化学反应和处理、分离方法获得目标化合物。
方法依照设计好的两条合成路线,采用经典酰胺脱水法和末端炔氰化法合成出苯丙炔氰,叠氮钠和炔键经过1,3偶极加成得5-苯基-4-氰基-1H-1,2,3-三氮唑。并用1H-NMR、IR、MS对目标化合物验证。
结果:构建了两种1,2,3-三氮唑的合成途径,并由此比较得出一条高效简便的合成方法,如Scheme1所示。
Scheme1高效简便的1,2,3-三氮唑合成方法
最终合成了12个1,2,3-三氮唑类化合物,其中8个化合物未见报道,所有的目标化合物都经1H-NM、IR、MS验证。
结论:目标化合物的合成采用肉桂酸系列衍生物为原料,因肉桂酸衍生物含有的取代基种类多、价格低廉;采用Scheme1,中间反应也能得到很好的收率;该方法可作为1,2,3-三氮唑的常规合成方法。三氮唑合成方法成功的建立,为对三氮唑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增加三氮唑类化合物实际应用意义。
第二部分目标化合物活性测试与构效关系分析
用乳腺癌细胞株MDA453对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进行ErbB2磷酸化抑制活性测试,测定目标化合物的脂水分配系数,并建立构效关系Hansch方程。
方法采用Westernblot法进行活性测试,摇瓶法测定化合物在正丁醇和水体系中的脂水分配系数,用SAS软件回归建立Hansch方程。
结果所有目标化合物都具有不同程度的ErbB2磷酸化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4k活性最高,IC50值为6.6μM。测定了在正丁醇和水体系中酯水分布系数,并根据活性和酯水分布系数分析了构效关系。通过回归得到的Hansch方程如下:
log(1/IC50)=a(1og10P)2+blog10P+ρσ=-0.027(±0.072)(1og10P)2+0.56(±0.25)log10P+1.40(±0.51)σn=9,R2=0.980,p<0.0001,s=0.30,logP0=10.37
结论:苯环引入吸电子基团或引入疏水性大的基团化合物的抑制ErbB2磷酸化的活性会增大,对目标三氮唑类化合物进行初步的构效关系研究,为1,2,3-三氮唑类化合物的优化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