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人格一生发展特征及自恋者自我提升策略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恋是一种形式多样化的综合性人格结构,与个体的自我概念、自尊状况等有着密切关系。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国外对自恋的研究已有三十多年,研究角度分门别类,但国内心理学领域对自恋的研究寥寥可数。本论文从人格和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一方面考查自恋人格的一生发展特征,另一方面探索自恋的机能——自恋者的自我调节策略及归因方式。具体来说,研究者进行了以下三方面的研究: 研究一:自恋人格问卷中国适用性的考察。先后通过初测和再测,对英文版自恋人格问卷进行语种的翻译及修订,并对本校333名大学生施测,对修订后的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 研究二:抽取不同年龄段的被试样本285人,其年龄范围从18岁到81岁,使用修订后的自恋人格问卷,通过各种差异性的数据分析来探查自恋人格的一生发展特征,存在何种性别和年龄发展趋势上的特点。 研究三:根据自恋者自我提升的研究范式,采用合作情景和独立情景实验任务,对高自恋者与低自恋者的自我提升策略进行差异比较分析。 总结以上研究,最终得到以下几个主要结论: (1)修订后的自恋人格问卷包括6个因子:权威、出风头、优越感、特权感、自我满足和虚荣心。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用作成人自恋人格特征的测量; (2)自恋水平随着年龄增大而下降,年轻人比老年人拥有更高的自恋水平,但在成年中期自恋水平显著攀升并达到最高点。 (3)自恋人格特征的性别差异非常显著,男性的自恋水平显著高于女性。 (4)高自恋者在不同情境下会广泛使用比较型自我提升策略与非比较型自我提升策略;低自恋者在与他人作比较的情境中,会限制自我提升策略的使用。 (5)高自恋者与低自恋者对于任务重要性评价这种非比较型策略的使用程度相当,即在不与他人作比较的情况下,低自恋者与高自恋者一样乐意进行自我提升。 (6)在失败时,高自恋者更倾向于认为实验者不够胜任,也许他们通过这种方式将消极情绪指向外在从而为拒绝为自己的失败负责。
其他文献
近年来,国内学者越来越重视需求分析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国内外研究者们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需求分析的相关研究。然而笔者发现针对艺术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需求分析的研
识字教学是小学第一学段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阅读、写话、口语交际等素养的培养。机械读写的识字教学方法,认识的只是“横竖撇捺”的组合而不是文字背后的文化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