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班制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与传统的固定班级授课制相比具有灵活流动的独特性,能适应学生课程选择的自主性,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自我规划能力的发展和进步。在学校大班级多的情况下,实行“走班制”,跨年级选修,必须要提供足够多的可选课程和教室,而且课程表不好排,操作起来也困难。把学生分散到不同的教室上课,班主任的作用肯定要弱化,如何科学管理好学生又成为一个新的课题,任课教师如何和班主任配合管理也需要思考和探索。并且走班制课堂管理压力更大,更有挑战性,如何在走班制课堂中实现有效管理,提高管理效能,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更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本研究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引言:概述研究的缘由、思路及方法、目的及意义,同时,对与本研究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明确了研究的方向和主要内容;第二部分:研究揭示课堂管理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课堂管理有效性的内容和特点,重点是课堂管理的有效性体现在管理目标的有效性、管理方法的针对性和管理效能的教育性三个层面;第三部分:通过对走班制背景下课堂管理现状调查及分析,反思走班制中学课堂管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有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三个方面;第四部分:在总结现状,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探讨新课程有效课堂管理的机制,提出有效课堂管理的实现途径,即合理重构课堂秩序,促进课堂分层分类管理,提升教师课堂管理能力和加强学生自主管理体系建设四个方面来阐述。本研究创新点在于聚焦走班制背景下中学课堂管理的现状,通过观察量表发现和诊断课堂管理问题,并提出对策提升课堂管理的有效性。这有力地回应了当前相关研究学段不明确、学科针对性不足等问题。此外,调查样本范围覆盖面相对较窄,所提出对策未经实践检测是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将在后续的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加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