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心脏瓣膜成形+内皮细胞种植的离体研究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ulong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是常见的心脏疾病之一,目前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治疗手段主要是瓣膜置换,包括机械瓣膜置换和生物瓣膜置换。但它们同时有一些难以避免的缺点,如生物瓣的衰退、机械瓣的术后终生抗凝、抗凝不当导致的出血及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因此目前主张对于通过成形手术能恢复功能的瓣膜应尽力保留。我们此研究就是探索一种新的瓣膜成形方法:用激光对病变心脏瓣膜进行成形,然后在成形后的心脏瓣膜表面种植内皮细胞,以促进心脏瓣膜的正常修复。 材料及方法: (一)、材料: 1、细胞培养设备 2、Nd:YAP激光 3、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 4、体外循环装置 5、心脏瓣膜(术中取自风湿心脏瓣膜病患者) (二)、方法: 内皮细胞取自新生儿脐静脉,用0.25%胰酶灌入脐静脉内,室温下消化10min,用胎牛血清中和胰酶,然后将消化液离心,分离出内皮细胞,放入80%M199培养液+20%胎牛血激光瓣膜成形+内皮细胞种植的离体研究2清的培养液中,置入 37“C、5肌。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每日在倒置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待内皮细胞在培养板上铺满单层后,即进行传代。用第二代细胞进行种植。 在严格无菌条件下用Nd:叩P 激光对瓣膜进行成形,去除瓣膜表面的钙化灶及增厚部分,用扫描电镜对成形后的瓣膜进行观察。 将瓣膜剪成适当大小放入24 孔培养板中,将内皮细胞种在瓣膜表面。共分4 组,每组两孔瓣膜孔,一孔对照孔,分别于培养的2、4、6、8 天取出,用扫描电镜观察瓣膜表面内皮细胞的生长情况。将培养6、8 天的瓣膜放在体外循环装置中,用循环血流冲击4 小时,然后取出瓣膜,用扫描电镜观察瓣膜表面内皮细胞的粘附情况。结果: 扫描电镜下观察:内皮细胞种植瓣膜2天后,瓣膜表面约 2 0刁 0%的部分被内皮细胞覆盖;4 天后达 5 0刁 0见 6、8天可见内皮细胞基本在瓣膜表面形成单层。经血流冲击后,仍可见 3 0叫 0%的内皮细胞粘附在瓣膜表面。 综上所述,激光瓣膜成形后,瓣膜表面种植内皮细胞以促进瓣膜修复,是一种可行的瓣膜成形方法。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进步和环境质量的下降,人们对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减排越来越重视。煤矿作为我国能源的产生地,对其系统内部的提升机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减少能量消耗,对于整个工业体系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为指导,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制度文明中的民主性因
目的:改进小鼠异位小肠移植手术方式,减少受体术后并发症、提高移植成活率。 方法: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获取带门静脉和腹主动脉的供体小鼠小肠,移植物腹主动脉离体修剪成带肠系膜
脊髓再生的问题一直是困扰神经科学的难题,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领域各学科的快速发展,脊髓损伤的修复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促进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轴突再生与
通过改进优化传统A*算法,利用动态稀疏A*搜索(DSAS)算法在线设计了直升机贴地飞行轨迹。该算法采用逆向搜索方式规划航迹,在遇到新生探测威胁时,只需局部调整受到影响的航迹,
背景 创伤性枢椎滑脱(Traumatic Spondylolisthesis of the Axis以下称TSA)的命名和分类仍然是混淆的。以及它的稳定性判断标准、最佳的治疗方法、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各自的
烧伤治疗的根本任务是及时有效的覆盖创面,除自体皮肤外,异基因(异体或异种)移植皮肤是烧伤创面最佳覆盖物。它可为创面残存的自体表皮及微粒皮片的生长、扩展提供最佳微环境,从
甲状腺癌是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1.5%,其中乳头状癌占70%~80%,充分术前准备后手术切除是最为有效的方法[1],但肿瘤侵犯气管、食管时,处理有一定困难.我院2005
探讨EGFR-TKI治疗"窗口期"联合放疗治疗局部大肿块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分析2011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例,均为EGFR基因突变阳性的局部大肿块,首先行TKI
中国画和书法都承载着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在漫长的发展变化中形成了独特的东方神韵。当代工笔人物画中线描艺术为画家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创作语言。由于工笔人物画中线描语言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