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基化合物对电极的制备、优化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aabb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改善当今社会能源体系单一,依赖传统化石能源的现状,太阳能的利用被认为是解决这些困境的重要举措之一,而太阳能电池是利用太阳能的有效手段,随着研究的深入,在诸多太阳能电池类型中,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高效DSSCs的器件中,对电极(CE)承担着传导电子和参与电解液中的碘三阴离子/碘离子对(I3-/I-)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作用,是DSSCs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常来说,贵金属铂(Pt)是常见的CE材料,但Pt的价格昂贵和储量稀少决定了它难以规模化应用,因此,开发高效的、稳定的和成本低的CE替代Pt对电极势在必行。在先前的研究中已经表明:(1)钴基金属化合物,如硫化物和硒化物有着对I3-/I-优异的催化活性和良好的稳定性;(2)经典的钴基金属-有机框架结构,类沸石咪唑酯骨架化合物-67(ZIF-67)具有比表面积大和孔径均匀分布的特性;(3)碳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将碳材料与钴基金属复合可以有效地提高电极材料的电子输运能力。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构筑特殊核壳结构钴基三元金属硫化物,ZIF-67与碳纳米管(CNTs)充分耦合,再将其进一步高温硒化来构筑高效的DSSCs对电极的若干策略。本文研究主要分为如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由扼要解决的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问题入手,简介了DSSCs的原理与结构,进而引出了本文将研究的CE材料,包括:钴基三元金属硫化物(Zn0.76Co0.24S)、ZIF-67与CNTs复合物(ZIF-67-CNTs)及Co Se2@NC与CNTs的复合物(Co Se2@NC-CNTs);第二部分,介绍了本文研究中所用到的实验药品和仪器,同时,说明了CE材料的形貌、组成与结构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的表征方法;第三部分,以Zn Co甘油化合物为前驱体,利用直接煅烧的方法合成了Zn Co2O4化合物,同时,利用溶剂热的方法硫化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三元钴基金属硫化物Zn0.76Co0.24S,当Zn0.76Co0.24S作为DSSCs的CE时,该CE展示出了7.42%的光电转化效率,高于基于Pt电极的7.07%和Zn Co2O4对电极的4.60%,说明了Zn0.76Co0.24S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第四部分,通过自生长的方法,将ZIF-67与CNTs充分耦合,将CNTs串联在ZIF-67多面体的内部,结合了ZIF-67与CNTs各自的优点。ZIF-67-CNTs的成功制备,使基于此的CE不仅展示出优于ZIF-67的光伏表现,并为接下来的研究打下基础;第五部分,以前一章的研究为基础,将ZIF-67-CNTs复合物进一步硒化,制备出了Co Se2@NC-CNTs复合材料,值得指出的是,基于Co Se2@NC-CNTs对电极的DSSCs展示出了9.25%的光电转化效率,由此可见,在此制备的Co Se2@NC-CNTs对电极有着优异的光伏性能。
其他文献
随着能源需求的激增和全球变暖的加重,可再充电的离子电池作为最有前途及最有效的电化学储能系统获得了大众的认可。其中,锂离子电池(LIBs)发展最为成熟,应用最为广泛,但由于金属锂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让它的大规模使用受到了约束。同一族的钾不但有相似的理化性质,而且资源更充足,因此开发高性能的钾离子电池(PIBs)更具有实际意义。而生物质材料成本低、来源广、环境友好,其衍生的硬碳材料在离子电池中更是体现
由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使得全球能源消耗呈指数级增长,而化石能源的供应无法以一种可持续性的方式加以满足。此外,通过在空气中焚烧化石燃料来释放进入大气的各种有毒性气体,例如CO2,SO2,CH4和N2O,也是导致环境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可再生能源中的太阳能利用成为研究方向之一,其中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成为光伏器件的研究热点。相比于其他太阳能电池,DSSC具有成本低、易组装、毒性低
温室效应、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危机慢慢地已经成为较为严峻的挑战。绿色能源的开发和应用化也早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和需要棘手解决的问题。而锂离子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电池技术也已经在不断进步和改良。而近10年来,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有目共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能源危机问题。但是动力锂离子电池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大,导致容量明显衰减;和一些不可确定因素使电池失效或发生安全事故问题,共同成为电动汽车在使用和
小分子荧光探针在生物体系内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可以通过荧光探针更好的了解生物细胞内部的微环境变化情况,探针的荧光信号会随着细胞内部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小分子探针在生物成像方面优点突出,灵敏度高,对细胞的毒性也极低,有利于实现对细胞的长期监测。同时,我们可以对探针进行适当的设计,使其能够靶向响应不同的细胞器,也可以针对不同的细胞环境因素进行响应,如极性、粘度、p H等。荧光探针因此被更多的
社会公共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智能监控成为保障社会稳定和民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途径,其中异常行为检测是智能监控领域的重点研究内容。目前,手扶电梯遍布各大超市、商场和交通枢纽站等公共场所。由于电梯加速、电梯故障、物件滚落和不规范乘坐电梯等原因,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而现有的监控系统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去监控,难以达到切实有效的检测效果。因此,本文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对手扶电梯上易发生的异常行为进行检测
随着个人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已投入大量精力来开发高性能的柔性可拉伸储能设备,为集成有源设备供电。超级电容器因其简单结构、高功率密度和循环稳定性而可以发挥这一作用。而柔性微型电子技术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便是设计和制备与其相适应的轻微电化学式柔性存储器件。其中主要包括了碳纳米管、二维过渡金属碳(氮)化物(MXenes)、聚苯胺(PANI)、聚吡咯(PPy)等具有高导电性、高比容量、优越的亲水性和丰富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也愈发严重,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向大气中输入了大量的氮氧化物,最终通过大气沉降进入生态系统。随着大气氮沉降的不断增加,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磷元素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磷作为植物生长的必需营养元素,其重要性仅次于氮,并且磷的有效性主要靠磷的循环来维持。然而,随着大气氮沉降的影响,土壤中的部分磷容易被固定,磷循环受到影响,磷的有效性明显下降,从而限制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发
随着我国对智能电网技术研究的深入,智能电表作为高级量测体系(Advanced Measurement Infrastructure,AMI)的基础,已延伸到了电网末端。智能电表可实现长时间采集、分析用户用电数据,同时结合5G通信技术,能够实现海量终端并发式的用电数据通信。发掘用电数据中蕴藏的用电细节,研究用户类型及用电构成,可以协助电力企业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服务,改进故障检测和制定能源激励措施。此
随着环保节能理念不断被深化,新能源汽车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但其面临的安全隐患也会随着销量的增加而频繁的出现,其中危害最大的是锂离子电池中液态有机电解质出现电解液泄漏甚至爆炸,从而导致汽车自燃。而固态锂离子电池作为具备较高安全性能被受重视,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将锂盐直接融入在聚合物中,在组装成电池过程中无需填加电解液,避免了电解液泄露的隐患。螯合B类锂盐作为一种新型有机锂盐,具备较强的锂离子解离能力,使得
节能环保概念的日益流行,以及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领域的迅猛进步,锂离子电池因其可再生、清洁能源和高性价比等优点,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聚偏氟乙烯(PVDF)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因其良好的性能有望被运用于锂电池隔膜的制备。为了获得具有高性能和安全性的锂电池隔膜,开展对PVDF/PMMA共混膜制备工艺以及薄膜性能的研究非常关键。在本研究中,采用热致相分离法(TIPS)制膜方法制备了一系列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