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度是影响植物生长和发育的主要环境因素,也是降低牧草产量和品质的主要逆境之一。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L.)是一种重要的豆科牧草,具有很强的抗寒、抗旱性,从中挖掘抗寒相关基因,研究这些基因的功能,有助于揭示其抗寒分子机理,并为其它豆科牧草抗寒性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截型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是豆科模式植物,抗寒性弱,通过比较黄花苜蓿与截型苜蓿差异响应低温的基因,有助于筛选黄花苜蓿中抗寒相关的基因。 本文选取在黄花苜蓿和截型苜蓿中差异响应低温的编码生长素响应蛋白15(IAA15)和 C2H2型锌指蛋白(ZFP)基因为对象,根据 NCBI数据库中截型苜蓿MtIAA15和MtZFP基因的cDNA序列,设计PCR引物,以低温处理的黄花苜蓿叶片cDNA为模板,通过RT-PCR扩增获得了黄花苜蓿的MfIAA15和MfZFP基因的cDNA片段。经过序列分析,MfIAA15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为822 bp,预测蛋白由27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MfZFP基因的开放阅读框为1356 bp,预测蛋白由45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MfIAA15在与截型苜蓿MtIAA15和拟南芥AtIAA18最为相近,含有典型的生长素响应蛋白具有的4个保守结构域。MfZFP是C2H2型锌指蛋白,与截型苜蓿的MtZFP最为相近,与大豆、拟南芥等很多物种的锌指蛋白在锌指结构域高度保守。利用http://www.expasy.ch/tools/proscale.html在线预测,MfIAA15和MfZFP都为亲水性蛋白,利用Psort(http://wolfpsort.org/)预测定位于细胞核。 为研究MfIAA15和MfZFP的功能,我们构建了MfIAA15和MfZFP的过表达载体pCAMBIA3301-MfIAA15和pCAMBIA3301-MfZFP,以35S启动子驱动基因的表达。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截型苜蓿,经过Basta筛选,获得了转基因再生植株。采用CTAB法抽提转基因再生植株及其野生型的基因组 DNA,以 PCR检测选择标记基因 bar,结果显示,60株表达MfIAA15、50株表达MfZFP的转基因再生植株中具有bar基因的插入。此外,还将表达载体pCAMBIA3301-MfIAA15导入拟南芥,收获T0代种子;用2 mg/L的Basta喷施T1代植株,获得了30株抗Basta植株,对这些抗性植株进行PCR鉴定,结果显示,这些抗性植株都能够扩增出bar基因特异条带。由于植物材料量不多,本文暂时没有进行进一步的DNA杂交和RT-PCR鉴定。本研究工作为进一步研究MfIAA15和MfZFP与植物抗寒性的关系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