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也进一步增强,对社会经济的破坏力也在增强,尤其是对属于弱质性产业的农业威胁更大。民以食为天,农业自古就是国家发展最重要的基础性产业,农业发展的好坏关乎国计民生。自然灾害是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阻碍,为了提升农户生产的积极性,农业保险的发展和推广近年来备受关注,各国学者开展了大量的关于农业保险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取得较为丰富的成果,促进了农业保险的发展,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业保险投保深度低、投保率低的窘境。当前国内外学者从多个角度对农户投保意愿研究,对农户投保行为的研究较少,但更多的还是停留在影响因素的研究上,同时对影响农户投保意愿的指标体系也没有形成统一意见,存在研究不足的问题以及研究不够成熟和不深入,仍需进一步加强研究。同时,有很多学者用农户投保意愿来代表农户的投保行为,以及大多数的研究是将研究区域“统一化”,而没有考虑农业空间差异这一特性。正确认识农业保险自身以及与客观环境的关系,从地域空间的视角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无论是从研究层面还是应用的层面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在云南高原地区根据样本选取原则选择样本村进行较为详细的调查。本文采用了聚类分析法、霍华德-希斯模型、AHP-FCE模型和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以及SPSS统计分析软件和Arcgis地理空间分析软件等多种方法和技术进行研究。本文选择了云南省陆良县左里堡村、召夸村及双箐口村和巍山县民强村、永和村及北桥村等两县六村作为研究区域开展人地关系下云南种植农户投保行为的研究,具体研究如下:第一,在消费者行为理论、环境认知理论、期望效用理论以及空间分析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不同地理环境下村落农户的投保行为过程,以及反应机制。通过聚类分析法进一步对投保行为本身进行归类研究,发现其中的差异。第二,从农业保险的参与主体角度进行构建指标体系,运用AUP-FCE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影响农户投保行为的主要因素,发现赔付满意度以及种植规模对农户投保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并通过进一步构建测评主要指标因素的模型对其进行量化分析,在两个县各选取不同特性的三个村落进行研究。运用数理统计对所研究的六个村落的真实投保率进行测度,结果显示陆良县召夸村的投保率最高,其次是巍山县的北桥村,最后依次是双箐口村、左里堡村、永和村,最低的是民强村。同时,笔者也对农户对农业保险赔付满意度和投保能力进行测度,其结果显示赔付满意度和投保能力与农户投保率具有一致性。第三,根据空间分析理论,本文对农业保险的投保深度、真实投保率、赔付满意度以及投保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根据客观环境以及人文社会环境,结合问卷调查数据,从横向地理区位和纵向立体海拔对其在空间上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县域下村落农户的真实投保率、赔付满意度以及投保能力有较大的差异性,并且巍山县村落之间投保行为的差异较陆良县更大。总体的村落投保行为能力与村落农户的投保率整体上是一致的,村落农户的赔付满意度也与农户投保能力整体上具有一致性的趋势。第四,在遵循戈尔德环境认知模型前提下,对农户投保行为空间差异性的研究可以发现,造成不同村落投保行为以及相关因素测度差异性的原因,可以使我们进一步认清阻碍农业保险发展的深层次原因,这为我们从新的角度去解释和解决当前农业保险发展困境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