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表明,保持必要的投资水平是任何经济体实现增长的前提。尤其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为实现较高的经济增长,相较于发达国家更高的投资水平是必要的前提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的不断流入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我国经济发展对资本持续增长的需求,缓解了我国的就业压力,引进了外国的先进技术,提高了国内企业的市场竞争意识,加速了相关制度的变革。
税收政策作为我国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其他因素共同影响着FDI的流动。近段时期内我国经济出现的一大变化是给予内地企业与外资企业以同等税收待遇的《企业所得税法》于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根据新的税法,外资企业将同中资企业一样需要缴纳25%的企业所得税,这也标志着外资企业在华享受了近30年的超国民待遇走向了终结。
传统的FDI理论在估计外资企业所得税调整的影响时,或未说明其中的作用机制,或默认为这种税率调整仅在产品市场上产生影响。而事实上,外资企业所得税率的调整对FDI的影响将在一定程度上使货币供给内生化,进而通过货币市场与外汇市场影响国民经济总产出。而且,随着我国金融市场自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利率与汇率为传导中介的外资企业所得税率调整对产出的影响将变得愈加显著。有基于此,本文将从另一角度出发,即从货币市场与外汇市场的视角研究外资企业所得税率变动对产出的影响。
本文分为四章:
第一章概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结构安排和创新点。
第二章对国内外学者在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和整理。
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第三章从理论角度出发,首先运用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将外资企业所得税率调整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引入传统的货币供求总公式,并将这种由税率调整导致的货币内生化效应加入传统的IS-LM模型及其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变形式DD-AA模型,分别以利率与汇率为传导中介,分析了由外资企业所得税率调整引起的货币供给变化对产出的影响及其中的传导机制。并据此得出了本文的核心结论:在货币市场与外汇市场上,产出对外资企业所得税率调整的敏感度主要受利率的影响,汇率的影响相对较不显著。
第四章从实证角度出发,基于1994至2008年我国的相关年度数据,本文首先对以上理论研究的结论进行了经验检验,检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比较符合本文的理论预期。其次,为进一步细分研究货币市场与外汇市场上各个与利率和汇率相关变量的效应,基于2001至2007年我国的省际面板数据,本文分别对各变量在全国及东、中、西部三大区域中的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此外,鉴于现阶段FDI在我国行业内的分布则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这一事实,基于2001至2007年我国第二产业内33个产业的相关面板数据,本文还分别对各变量在第二产业及其三大门类(制造业、采矿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中的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
第五章在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果基础上总结了本文的研究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