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中微纳光纤的耦合传输特性及在微器件领域的应用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qi_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对微纳光纤器件研究的深入,把微器件固定于固体介质中以维持其性能的稳定已经成为该类器件能否获得实际应用的一个关键问题,而微纳光纤对周围介质的高敏感度使固体介质折射率的选择成为衡量其性能的主要指标之一。同时,利用氧化硅微纳米线光波导的敏感特性构建传感器也必须对其传输特性有充分了解。本文主要研究在不同折射率的介质环境下微纳光纤的传输、耦合特性,及在微纳光纤器件固定中的应用。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由于倏逝场的存在,氧化硅微纳米线光波导(微纳光纤)的损耗与耦合效率随周围介质折射率的变化关系。微纳光纤波导损耗随周围介质折射率的变化关系可由倏逝场的能量分布得出,同时,周围介质折射率的变化引起的微纳光纤的耦合效率的变化可由解电磁场方程获得,从而提出了在这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总的输出光功率随周围介质折射率的增大呈振荡下降的结论。并且,通过利用改变溶液的浓度来控制微纳光纤周围折射率的方法从实验上验证了理论结果。然后,本文介绍了微纳光纤环形谐振腔的构造方法,并利用制备的微纳光纤构建了不同环直径的微环谐振腔,测出了所对应的输出谱线,并且分析了微纳光纤环谐振腔在空气中和在不同折射率溶液中的传输特性和Q值。同时,我们发现结区的耦合系数和损耗是决定Q值的要参数之一,因而我们也计算分析了由光纤直径和溶液折射率决定的微纳光纤环耦合区域的耦合效率。最后,作者对微纳光纤和所构建的环形谐振腔在传感领域和微米光纤激光器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上进行的重离子碰撞实验产生了一种被称为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的物质形态。这种高温高密度系统中的大动量的部分子(parton)来自于核子中夸克和胶
量子光学是研究光场的相干性和量子统计特性以及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量子特征的学科。具有压缩效应的量子态,由于压缩态中光场振幅的量子涨落小于相干态相应的量子涨落,使得它
在自然界中粗糙表面随处可见,小到纸片大到山川丘陵,在现代精密仪器中也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所以人们长期以来很关注对粗糙随机表面的研究。目前研究随机表面的方法分为接触法
量子色动力学是用来描述夸克和胶子间强相互作用的规范场理论。格点量子色动力学预言在高温或高重子化学势的条件下会发生从强子物质到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的相变。坐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