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荧光探针具有操作方便、仪器简单、成本低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响应迅速、检出限低等优点,广泛用于检测阴、阳离子及生物大分子等。目前,大部分有机荧光探针存在ACQ效应,水溶性差,细胞透过性不好等问题。聚集诱导发光(AIE)能克服聚集导致猝灭(ACQ)的缺点,扩大荧光探针的应用范围。鉴此,本论文设计合成基于AIE效应的苯并噻唑衍生物荧光探针,在水溶液中检测其阴离子的识别性能,研究其作用机理,并将探针应用于生物细胞的成像中。鉴于氰化物的广泛应用和极端毒性。本文通过苯并噻唑和三苯胺之间的亲核加成反应合成一种新颖的三苯胺-苯并噻唑荧光探针1,经过核磁光谱、红外光谱、高分辨质谱及元素分析表征其结构。探针1具有较大的Stocks位移,为125 nm,且具有很强的AIE效应,能在近乎纯水溶液中检测识别CN-,检出限为0.22μM,远低于WHO规定的饮用水中最高限度(1.9μM)。Job曲线确定探针1和CN-的结合比为1:1,通过核磁滴定探究其作用机理发现,CN-通过亲核加成到探针分子的氰乙烯基上,破坏其超共轭效应,使分子内能量转移,导致荧光猝灭。此外,探针1可制成荧光试纸,用于检测水溶液中的CN-,并可用于He La细胞细胞质中成像。次氯酸根作为ROS中重要的一种离子,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和人体生命活动中。适量次氯酸有助于人体自身免疫系统的调节,过量则会引起多种疾病。本文以吩噻嗪作为供电子基团,苯并噻唑为荧光基团,设计合成出具有大共轭平面的新颖荧光探针2。由核磁光谱、红外光谱、高分辨质谱及元素分析表征确认其分子结构。探针2具有很大的Stocks位移,为174 nm,分子能量损失极少。探针2具有很强的AIE效应,能在近乎纯水溶液中发射出橙红色的荧光,并对ClO-有“turn-off”荧光响应,检出限为0.64μM。由Job曲线确定探针2和ClO-的结合比为1:1,通过核磁滴定和高分辨质谱探究其作用机理发现,ClO-将吩噻嗪基团上的硫氧化成亚砜,破坏分子内的推拉电子体系,使得探针2荧光强度减弱,表现出荧光猝灭。此外,探针2具有细胞低毒性,具备用于生物细胞领域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