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以显性、应试教育为主,这种传统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有其显著的价值和作用,在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传统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由于其容易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易于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因此实践中其内化效果并不显著,有时学生会产生“知行不一”、“表里不一”的现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将教育目的寓于具体环境与实践活动中,通过教育者的引导、暗示、感染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思想水平的目的。这种时代性鲜明的教育方式以学生为主体,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互为补充,内化效果更好。同时随着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网络已渗透到中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对学生产生了巨大而持久的影响。本文立足这一客观现实,将网络与中学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联系起来,进行了理论探讨与实践研究。本论文分为六章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2章,综述了前人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阐述以及网络环境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现状,解析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的涵义及特点,以及两者的契合性分析。第二部分为3-4章,提出了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中学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了目前网络环境下中学隐性想思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第三部分为第5-6章,在前面相关论述的基础上,分别从教育者、教育资源、网络环境、学生、长效机制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在中学进行网络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现途径与方法,并对其良好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往关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成果,较多偏重于理论,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限于各种环境与条件往往很难发挥其积极作用,缺少可操作性。一般意义上研究网络环境下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的对象主要是大学生群体。本文将研究对象设定为中学生这一特殊群体,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与行为方式,结合中学的具体情况,从多维度提出网络环境下中学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这种研究范式、角度及其成果,对于创新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消解网络对中学生成长的负面影响,提高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等,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