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川芎嗪穴位注射对兔慢性高眼压模型视网膜组织结构形态及视网膜组织中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用健康成年家兔40只,随机分为五组,即:空白对照组、高眼压模型组、针刺组、噻吗心安组、川芎嗪穴位注射组,每组8只,以右眼为实验眼。给除空白组以外的其它四组实验兔后房注射α-糜蛋白酶,制成慢性高眼压模型,分别予空白、针刺、噻吗心安、川芎嗪穴位注射处理。每日测量眼压2次,算出平均值。在治疗15天后处死实验动物,每组随机取2只眼球常规固定,脱水、包埋,切片行HE染色,光镜、电镜观察视网膜组织病理学改变;其余眼球冰环境下快速剥取眼球壁内层,拭干称重后制作匀浆,监测视网膜组织中NO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高眼压模型组、针刺组及噻吗心安组测定值比较。 结果: 1 造模后,各组动物眼压均升高,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川芎嗪穴位注射、针刺、噻吗心安在治疗的短时期内(3天),对高眼压没有明显影响(p>0.05),各治疗组间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较长时间(15天)治疗后,各治疗组与正常组眼压接近,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注射降压作用同针刺、噻吗心安相当,没有显著差异(p>0.05);针刺与噻吗心安降眼压水平差不多,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一直保持较高眼压,与其它四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2 光镜、电镜显示,正常兔眼视网膜各层组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细胞排列整齐均匀,形态无明显变化;外界膜的连接结构清晰,内节线粒体及外节的圆盘均正常。模型对照组视网膜组织各层变薄,细胞排列松散、紊乱,间隙显著扩大,外节膜盘溶解、缺损变形,内节线粒体肿胀,呈空泡状变性;内核层细胞固缩,核间隙变宽,染色质边集等改变,其组织损害严重。穴位注射组,视网膜各层组织结构均完整,损伤较轻,内核层、外核层细胞数目无明显减少,偶有细胞出现空泡化改变,或出现核固缩现象;视细胞内外节无明显改变,盘膜排列整齐,局部间隙略微变宽,内核层个别细胞染色质边集。针刺组和噻吗心安组的视网膜组改变较轻,视网膜组织各层结构也均完整,细胞排列尚整齐,只有局部组织、细胞出现病理变化,与川芎嗪穴位注射组相比,穴位注射组的视网膜组织损伤最轻微,结构保存得最好。 3 视网膜在高眼压状态下产生了过量NO,高眼压模型眼视网组织中NO水平高,同正常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川芎嗪、噻吗心安、针刺治疗组,NO水平低,同高眼压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川芎嗪组视网膜组织中NO水平比噻吗心安、针刺组低,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针刺与噻吗心安组NO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本实验研究发现慢性高眼压后视网膜组织发生了组织病理改变,NO含量明显升高,采用川芎嗪穴位注射后,眼压得到控制;视网膜组织损伤轻微结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