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对大鼠局部皮肤组织形态学和nNOS、5-HT、HA表达影响的研究

来源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d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用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揭示刮痧对局部皮肤组织形态学和相关化学成分变化的影响。  方法:以大鼠为实验对象,依据观测时间的不同随机分为正常组、刮痧后即刻、1天、3天、5天共5组,先剔除背毛暴露出脊柱两侧皮肤,对刮痧后即刻、1天、3天、5天这4组大鼠用刮痧板沿一侧相当于人体膀胱经走行的部位由上向下刮拭出痧。取材时将大鼠灌流固定,并取下出痧部位的皮肤组织。同时取下正常大鼠的相应部位用于对照。取下的组织放在25%高渗糖中脱水后用冰冻切片机制成20微米的系列组织片,然后分别用于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5-羟色胺(5-HT)、组胺(HA)、鬼笔环肽(phalliodin)、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等抗体进行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HE染色。  结果:  1.刮后即刻大鼠背部刮痧区局部皮肤与正常组比较,外观和毛囊、血管等组织形态均有显著差异;1天,3天差异逐渐减少,直到5天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刮后即刻、1天、3天、5天大鼠背部刮痧区局部皮肤与正常组比较,CGRP与SP表达并无显著差异。  2.刮后即刻大鼠背部刮痧区局部皮肤与正常组比较,nNOS、5-HA、HA阳性表达明显增强,标记数量增多,与正常组织相比具有显著的形态学差异;刮痧后1天、3天、5天组大鼠的组织中阳性表达逐渐减弱,5天组与正常组织相比并无显著差异。  结论:  1.刮痧对局部皮肤内的神经纤维形态无明显改变,并且刮痧后的毛囊、血管等组织形态学改变也将在5天内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刮痧疗法的安全性。  2.刮痧对局部组织中nNOS、5-HA、HA的表达起到上调作用,提示刮痧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这些化学成分所产生的的生物学效应有关,同时其表达变化在远期(第5天)逐渐恢复正常,说明刮痧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3.本研究探索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刮痧前后局部皮肤组织中相关活性物质的动态变化来探讨刮痧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结果提示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可能成为揭示刮痧生物学效应的有效方法之一。
其他文献
慢性胆囊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及多发病,近年来采用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临床报道颇多,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探讨了清和通利法治疗慢性胆囊炎胆腑郁热证的中医理论,观察了本法的
目的:通过观察利湿清热法对湿热型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白介素1β(IL-1β和细胞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治疗湿热型膝关节滑膜炎有效
目的:观察补肾化痰活血汤治疗肾虚痰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ysyndrome,PCOS)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   方法:临床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28例,
咨访关系是心理咨询中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咨询的成效与咨访关系密切相关.研究者从阅读了“谘商关系中的谘商实务”一文的感受中,对咨询初期的咨询关系进行了相关思考,从阅读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肝郁气滞型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为更加客观的评价、总结电针治疗肝郁气滞型抑郁症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将72例确诊为抑郁症(肝郁气滞)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目的:将中医辨证分型与现代医学进展相结合,探讨2、3级高血压病中医不同证型与在心室肥厚、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关系,为减少心血管事件,改善高血压痛预后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