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征兵制度在龙泉县推行的历史考察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ui18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6年,国民政府实施《兵役法》,将募兵制改行征兵制。抗战全面爆发后,为补充兵员,国民政府又对管区制度和征集程序进行调整和完善,在国统区强力推行征兵制。作为浙江抗战的大后方,龙泉县是浙江推行征兵制的重要县份之一。抗战时期,龙泉县积极推行征兵制,从壮丁调查到体检、抽签再到征送,遵照法令依法办理,先后征集近万名新兵,成为战时浙江征兵的模范县,为中国抗战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由于基层兵役组织和制度的不完善,兵役人员素质的低下以及战时过于频繁的征兵等原因,征兵制在龙泉的推行过程中无法真正严格地按照法定征兵程序进行,对战时征兵制度造成了冲击。尽管政府通过相应奖惩、视察、检举等方法防治妨害兵役行为,但未能真正实现平等、平均、平允的原则。征兵制度的实施不仅为中国的抗战补充了大量兵员,而且增强了民众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然而,大量壮丁征集入伍也使乡村社会主要劳动力缺失,对民众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影响和冲击。
其他文献
介绍了外壳类塑件注射模设计生产中,行程较短抽芯的几种简单灵巧的抽芯机构。
公园,早已融入市民日常生活,成为现代城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实际上,作为普通市民休闲娱乐场所的公园,却是个舶来品,是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产物。我国近代公园最早在租界产
民国以来,上海慈善事业的持续发展,使各慈善组织之间的往来日益频繁,合作日益增多,逐渐形成覆盖整个上海的慈善网络。上海慈善团体联合会即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上海慈善团体
徐世昌是晚清民国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对近代中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巴黎和会,又是近代中国极为重要的一场外交活动。过往的研究对徐世昌在巴黎和会中所发挥的作用涉及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