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142a-3p对PHEV复制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lin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Porcine hemagglutinating encephalomyelitis virus,PHEV)属于冠状病毒科β冠状病毒属成员,主要引起3周龄以下的仔猪产生神经功能紊乱、呕吐、腹泻等临床症状。PHEV具有典型的嗜神经特性,但该病毒致神经损伤机制尚不明确。Micro RNA(mi RNA)通过特异性地调控靶基因表达参与多种病毒的感染及致病过程已被广泛证实。本课题组前期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对PHEV感染小鼠脑组织进行检测,发现mi R-142a-3p等mi RNA表达量均有显著变化。本研究选取差异表达显著的mi R-142a-3p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靶基因的筛选、鉴定以及功能研究,初步揭示mi R-142a-3p在PHEV复制中的作用机制,为后续探究PHEV致病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利用荧光定量PCR(q RT-PCR)方法检测PHEV体内外感染模型中mi R-142a-3p的表达量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mi R-142a-3p在病毒感染后表达量显著上调,与实验室前期基因芯片研究结果一致,推测其可能参与PHEV感染宿主的过程。随后,在N2a细胞中转染化学合成的mi R-142a-3p模拟体(mimic)并接种病毒,利用q RT-PCR和免疫印迹杂交技术(WB)检测细胞内PHEV m RNA和N蛋白的表达量。结果显示,转染mi R-142a-3p mimic的细胞中,PHEV m RNA和N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均出现显著的上调趋势。上述实验证实mi R-142a-3p参与PHEV感染宿主过程,并对病毒基因组复制起促进作用。为进一步明确mi R-142a-3p参与PHEV复制的机制,本研究运用Target Scan、mi RBase、Pic Tar等生物信息学网站对mi R-142a-3p的靶基因进行预测和筛选,最终选取与囊泡运输相关的Rab3a蛋白作为潜在靶基因进行后续研究。为了检测Rab3a是否为mi R-142a-3p特异性靶基因,分别构建了包含Rab3a 3′UTR靶位点的Rab3a-WT(野生型)和靶位点碱基被定点突变的Rab3a-MUT(突变型)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双荧光素酶报告检测系统结果显示,mi R-142a-3p可以与Rab3a3′UTR区域靶向结合。随后,在N2a细胞中转染不同剂量的mi R-142a-3p mimic或inhibitor,经q RT-PCR和WB检测发现,mi R-142a-3p呈剂量依赖性负向调控Rab3a表达水平。此外,间接免疫荧光(IFA)检测结果也为Rab3a是mi R-142a-3p的靶基因提供了进一步佐证,但mi R-142a-3p是否通过Rab3a影响PHEV复制还需进一步验证。为验证Rab3a是mi R-142a-3p调控PHEV复制的一个重要蛋白,本实验分别构建了特异性的Rab3a si RNA和过表达载体Rab3a-GFP。随后分别将si RNA或Rab3a-GFP转染至N2a细胞中,并接种PHEV。经q RT-PCR和WB检测表明,N2a细胞转染Rab3a si RNA后,PHEV m RNA和N蛋白的表达量均出现显著上调,而转染Rab3a过表达载体后,病毒表达量显著受到抑制。该实验结果不仅表明Rab3a对PHEV复制起到负向调控作用,也进一步证实了mi R-142a-3p可以通过调控Rab3a表达来影响PHEV复制。综上所述,在PHEV感染小鼠后,小鼠体内mi R-142a-3p表达量显著上调,进而靶向抑制Rab3a的表达,该过程显著促进了小鼠体内PHEV基因组复制。本研究成果不仅为mi RNA参与调控PHEV复制过程提供实验支持,也为深入探讨PHEV致病机理及治疗方案提供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颌骨骨折的患者术前往往需要通过颌间结扎来矫正已经破坏的咬合关系,此类患者手术时为获得更好的手术视野,在全身麻醉(General anesthesia,GA)时往往需要经鼻气管插管。而颌间结扎限制了喉镜的使用,而使用纤维支气管镜(Fiberbronchoscope,FOB)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对操作者要求较高,并且插管时间较长。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可视硬性喉镜具有操作方便,易于掌握等优势,并且可
近年来,得益于研究者对新型光电材料的开发与利用,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大大提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光伏材料开发与器件效率优化过程中,在活性层中引入溶剂添
泥化夹层的物理力学性能差、强度低,是顺层边坡中较常见的软弱夹层之一,也是引起边坡失稳破坏的重要因素,其在岩体边坡稳定中往往起控制作用。顺层边坡中泥化夹层的破坏是由
新时代下,随着社会飞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对环境问题日渐重视,这就对各种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气体的检测监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半导体氧化物为敏感材料的气体传
贵金属纳米簇以其独特的光、电、催化、超小的结构等性质,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成像,检测分析等领域。然而,金属纳米簇通常在制备过程中会引入还原剂,大多数化学还原剂如柠檬酸、硼氢化钠等会破坏生物活性配体的结构,影响后续的偶联及改造,使合成过程较难控制。本文参考总结了以往的研究,在不引入化学还原剂的情况下,利用多肽的高生物相容性及可调控的还原能力,以多肽为配体保护剂和还原剂制备金纳米簇。本文中我们设计并合成
锂硫电池不但具有高的理论能量密度(2600 Wh/kg)和比容量(1675 mAh/g),而且正极活性物质硫含量丰富、质优价廉。因此,锂硫电池具有良好的商业前景。然而,锂硫电池商业化应用依然
列车自动保护系统(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ATP)是保障高速列车行车安全的关键装备,应答器传输模块(Balise Transmission Module,BTM)是ATP系统中的重要一环。BTM通过与安装在地面轨间的应答器(Balise)通信实现车地间的信息交互。尽管BTM设备在装备前都通过了电磁兼容符合性测试,但在实际运用中总不能避免来自天线接收的差模骚扰导致传输故
T公司是一家国有铁路全资子公司,属轨道交通信息化行业,为行业客户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T公司历经21年项目经验积累和科研投入,已形成核心的咨询服务能力、技术研发能力、运维服务能力和组织交付能力。然而,进入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时代后,随着新技术的层出不穷,再加上多变的客户需求和竞争环境的加剧,以及行业政策的影响,T公司所处的环境呈现出越来越高的不确定性。可以说,不确定性环境已成为T公司必须面
有机无机杂化薄膜太阳能电池因其综合了有机半导体材料和无机物半导体材料的优点而备受关注,但其制备过程也同样存在着材料合成能耗高、成本高、生产工艺复杂等问题,而利用低温原位制备技术获得一种具有良好光电性能的无机半导体材料并将其与p型有机半导体复合组装成杂化薄膜太阳能电池器件是解决上述能耗及工艺问题的重要突破口。铜和银是地球上储量相对丰富的铜族金属元素,并且它们的硫化物和碘化物大都是性能优异的半导体材料
车载功能兼容研究主要解决的是列车跨线运行的问题,其一是通过合理的系统功能设计,使车载系统能支持列车在低等级线路条件下的安全运行控制,其二是通过合理的场景设计,使面临跨线运行的列车能安全且高效地实现在不同控制等级之间的转换。CTCS-1级列控系统总体技术方案中提出了在车载系统内部集成C0级系统功能的设想,而项目的前期工作集中于C1级系统的核心业务功能,未能对C1/C0的车载功能兼容问题给出明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