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及改革对策研究

被引量 : 17次 | 上传用户:ldw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收入分配矛盾不但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社会矛盾的诱因。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对收入分配方式的选择,不仅会影响到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准,更有可能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走向,并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基本实现了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由低收入水平国家向中等收入水平国家的双重过渡。与此同时,收入分配矛盾日益激化,收入分配不公不仅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影响了社会成员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经济的增长,而且还会对社会的和谐和稳定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由此可以说,收入的公平分配不仅仅是一个关系到全体人民切身利益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对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的社会问题。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已经超过了合理的界限,表现出明显的收入分配不公。2010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贫困线为1274元,根据这一标准,我国尚有2688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但与此相对应,波士顿咨询公司2011年5月发布的财富报告显示,中国百万富豪家庭多达111万户,而10亿美元级别的富豪数量仅次于美国位列世界第二。许多学者都认为中国分配不公已经迈入世界最严重的行列,这样发展下去必将导致社会进入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因此,收入分配不公犹如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收入分配的问题实际上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警觉,在2012年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也特别强调: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一方面要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另一方面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在这种现实背景下,对我国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就变得十分必要。古典收入分配理论首次将分配问题引入经济学的核心领域,它也是现代分配理论的基础和起点,1819年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土地的产出……将在社会的三个阶级之间进行分配……确定调节分配的法则是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从边际学派到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从新古典主义到宪政学派,在经济学的发展与分化过程中,对分配理论的研究都是经济理论研究中的核心课题。但无论是以亚当·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还是以克拉克和马歇尔为代表的边际学派,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马克思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在合理借鉴古典分配理论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分配思想。该理论强调了劳动的重要作用,并且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前瞻性,对现代收入分配理论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新剑桥学派是现代西方收入分配理论的典型代表,以卡尔多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以经济增长为基础,注重实证分析,但忽略了对收入分配制度公平性的价值判断。本文选取了各学派最具代表性的观点进行了梳理并进行了简要的评价。本文还分别论述了收入分配与公平、收入分配与效率的关系,以及收入分配应当如何在公平与效率之间进行抉择三个方面对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对公平与效率的追求体现了人类对如何实现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的探索,这是无论任何一种社会形态,任何一个经济发展阶段都必不可少的过程。收入分配决定着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共享机制,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变化,它将永远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寻找制衡点。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过程正是一个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多次抉择的过程,每一次制度修正都力图使公平与效率在当期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实现均衡,都是一次对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适配性检验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变迁可以划分为四大阶段,即从计划经济下的按劳分配与平均主义,到改革开放初期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为补充,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时期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分配制度。笔者就每一阶段的指导思想、政策实践以及收入分配的制度效果进行了较为客观的描述和评价。本文以实现公平分配为逻辑起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一是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问题和原因是什么。本文对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的总体状况进行了全面描述和动态分析。我国的收入差距可以分解为城乡差距、地域差距以及行业差距三个方面。其中城乡差距对收入差距的贡献最大。本部分首先分别分析了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指出无论是在城镇内部,还是农村内部,以及城乡之间,都存在着显著的收入差距。从地域来看,东中西三地的收入状况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地区间的收入差距十分显著。从行业来看,虽然各行业的收入水平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增速却大相径庭,因此行业间的收入差距也是值得关注的。此外,非法非正常收入也是引起我国收入差距过大的重要因素。本文在此基础上就导致我国收入分配不公的根源进行了深入的挖掘。二是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可能造成哪些影响。分别对收入分配不公可能造成的经济影响和非经济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对经济影响的分析主要侧重于研究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而对于非经济影响,则从收入分配与人力资本积累,以及收入分配与犯罪两方面进行了相关性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犯罪率以及人力资本积累之间都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此外,人口的流动性对分析地区收入分配与人力资本积累之间的关系具有较强的干扰。三是如何通过制度设计实现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使社会成员共享发展成果,必须首先建立合理的财政制度,以利于提高收入分配的效率,杜绝灰色收入,合理的财政制度至少应当包括合理的财政收入制度,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和透明的财政管理制度;其次是扭转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从改革户籍制度,消除城乡流动壁垒,建立自由竞争的就业制度,形成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入手,从根本上解决城乡收入差距日益拉大的问题;再次是优化公共规制,尤其是要加强对垄断行业的管制,消除不合理的行业收入差距;另外是对劳动产权进行保护,先是全社会对劳动力产权意识的觉醒,然后才是通过各种制度对劳动产权进行保护,主客观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社会财富在劳动力产权和资本产权之间的合理分配:最后是要注重非正式约束,充分发挥道德建设对社会成员行为的引导作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收入、财富和机会的不平等开始加剧,时至今日,这种不平等已经超越了我国以往的任何时候,并且这种差距呈现出越来越大的趋势。虽然我国已经认识到这种差距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且一系列的政策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收入差距过大,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还任重而道远。首先应该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实现公平分配提供物质保障,其次是要着力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比重,以增强社会稳定性。
其他文献
新媒体环境下,各种新媒体形态日新月异,层出不穷。大学生作为求知欲强、接受新鲜事物快的知识群体,是接触和使用新媒体的主力军。为避免其在日益纷繁的网络世界中迷失方向,需
“意象”与“意境”分别是英美意象派与中国古典诗学的核心范畴。在意象理论方面 ,意象派与中国古典诗学相通。而对于意象派诗是否也有“意境” ,则有许多争论。该文试图揭示
夏热冬冷地区的主要气候特点为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湿度大,因此该地区的建筑及其负荷特点不同于其他气候区域。本文以AT值作为第一划分参数对夏热冬冷地区的建筑节能季节进行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体育传统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教学发展,如何实现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已经刻不容缓。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首先阐述了高校体
高校的单亲家庭学生由于受其生活经历的影响,在心理健康方面,有其问题发生率高、问题成因复杂的特点,是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本文对平时接触的一些实际案例对单亲家庭学生出
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之一,银行对信贷风险的控制和管理关系到银行体系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管理方面还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跃式增长以及金融行业的纵深发展,保险作为金融三大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出现井喷式发展。保险中介作为衔接保险人和投保人的桥梁纽带,减少了因交易双方信息
随着红外成像技术的不断进步,红外成像系统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因为红外焦平面阵列具有灵敏度高、结构简单、功耗小、响应快等优点而得到重视并快速发展,但由于器件的材料
传统的有源探测定位系统容易受到电子对抗设备的干扰和反辐射导弹的杀伤。而无源定位技术载体自身不发射信号,利用目标辐射源的电磁信息来完成定位,具有隐蔽性强、探测距离远
由于面临各种竞争与挑战,当代大学生是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笔者认为音乐疗法是调节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手段。本文拟从音乐专业角度出发,来探析"团体音乐疗法"的组织模式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