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陶渊明创作与《楚辞》关系的研究,无论是对于楚辞学研究还是对于陶渊明研究来说,都是一个探索性的课题。学界虽然早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就有论述陶作与前人创作关系的文章,如释吾的《嵇康与陶潜》、晏志超的《陆士衡与陶渊明》等。而关于陶渊明与《诗经》之关系的文章更是洋洋大观、足餍耳目。但论及陶渊明创作与《楚辞》关系的专门文章,除却古人片言零语外,今时贤者大多尚未论及。故本文拟就《楚辞》与陶渊明创作的关系作一大致梳理,以补论陶之不足。 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楚辞》对陶渊明创作影响之体现。这部分分析了陶诗与《楚辞》、《归去来兮辞》与《楚辞》、陶赋与《楚辞》等三个问题。对于陶诗与《楚辞》的关系,本文分别从《饮酒》(之九)与《渔父》,和《命子》与《离骚》两个方面论述。《饮酒》(之九)与《渔父》至少在四个方面有着惊人的类似之处:其一,从创作角度而言,这两首诗歌都是虚设客体,以问答结构表明主体(作者)之志。其二,就作品的主旨而言,这两首诗歌有款曲暗通之处。其三,两首诗歌都采用了主客问答的抒写方式和结构方式。其四,《饮酒》(之九)诗中的句法,有直接脱胎于《渔父》的地方。《命子》诗受《离骚》中自尊自勉写法的影响。《归去来兮辞》在命篇上与《招魂》有相通之处,它是陶渊明受《招魂》的影响而创作的自我“招魂”之词,并且受到了《楚辞》中以想象结构全篇手法的影响。《闲情赋》继承了《楚辞》所开创的“香草美人”式比兴手法。《感士不遇赋》从内容而言,继承了《楚辞》以来发愤抒情的传统,乃是一篇拟骚之作。 二、《楚辞》对陶渊明创作影响之外证。这部分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一)、从陶作的用事、字句出处看《楚辞》对陶渊明创作的影响:陶渊明诗文作品中的许多字句,乃至用事都出自《楚辞》。(二)、从《诗品》看《楚辞》对陶渊明创作的影响:钟嵘的《诗品》钩勒出了魏晋齐梁诸多诗体的渊源,通过其诗体流变的考察,可知陶渊明诗体的祖根在《楚辞》。(三)、从陶作的创作手法、方法看《楚辞》对陶渊明创作的影响:《楚辞》中的象征手法在陶渊明诗文中有所表现,而且陶渊明的浪漫主义作品,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楚辞》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影响。 三、《楚辞》对陶渊明创作影响之形成。这部分从四个方面论述陶渊明创作之所以受到《楚辞》影响的原因:(一)、陶渊明深厚的屈子情结:屈原悲剧性的政治经历,和他忠直不屈,与腐朽势力抗争到底的决心和意志,触动了陶渊明的心灵,屈子的身影在陶渊明作品中先后出现了四次。(二)、陶渊明酷好读书:陶渊明读书广博,旁涉了经、史、于、集,对屈原之作必有涉猎。(三)、《楚辞》在魏晋时的影响:《楚辞》对魏晋文学及其哲理,对两晋士人均有广泛影响,这些为陶渊明学习《楚辞》提供了一个大的时代氛围。(四)、地域的影响:江西九江属于古楚文化的区域,陶渊明作为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热爱文化传统,热爱家乡田园的诗人,不可能不钟情于楚文化之精华——一《楚辞》。 通过分析论证,本文最后得出以下结论: 其一,《楚辞》对陶渊明的创作不但有深刻影响,而且影响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影响整体,有的影响局部:有的间接隐蔽,有的直接明显。 其二,《楚辞》对陶渊明创作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这种影响在陶渊明的诗、赋、文中均有体现,可以说《楚辞》影响了陶渊明的整个文学创作。 其三、陶渊明的诗文创作对《楚辞》袭用的方式是复杂的:有的明用诗语意象,有的暗用诗思章法;有的明白直露,有的暗与契合。 其四,陶渊明不但师效了《楚辞》的艺术形式,而且他更偏重于对《楚辞》精神的吸取,把《楚辞》的精神实质渗透到了其创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