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以来,我国北京、昆明、乌鲁木齐等地发生的多起暴力恐怖案件表明我们面临的恐怖威胁风险不断升高。事实证明,恐怖威胁来源于境外与境内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东突”在境外进行思想上煽动渗透和行动上指挥策划,另一方面是“三股势力”在境内开展行动前的响应串联和具体的组织实施。“东突”恐怖组织依靠其成员的串联迁徙、宗教极端主义的传播渗透和恐怖资金的募集转移将境内外连成一个战场,意欲通过恐怖主义手段来实现其政治主张。暴力恐怖主义已成为我国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全国受到恐怖主义威胁在全球范围内已属中等偏高程度。特别是北京“10.28”、昆明“3.01”暴力恐怖案件的接连发生标志着我国反恐进入新阶段,内地面临的恐怖威胁更加现实而直接。面对如此严峻形势,我们政府职能部门尽最大努力也可能无法阻止恐怖袭击,即便在历经国际社会的外交、军事、信息、执法等方面全方位打击,恐怖组织仍有其滋生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究竟如何才能有效消除恐怖主义的根本性威胁?这不仅是国际社会高度重视的问题,也是许多学者关注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当前日益严峻的国内外反恐斗争形势要求我们高度关注恐怖融资行为,进一步研究恐怖融资犯罪的实际危害和应对措施,从经济层面加大打击我国恐怖主义是当务之急。因为我国的恐怖主义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并与国际恐怖势力形成共生关系。如果使恐怖分子的可用资金受阻,就会迫使其整体行动能力有所下降,进一步限制恐怖袭击的目标和成效。我们打击恐怖融资的目的就是铲除恐怖组织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阻止恐怖组织发展壮大,形成更大实力,进而对社会构成根本性威胁。本文试图分析论证国际恐怖融资犯罪的现状和恐怖融资犯罪对我国的侵害及对策,提出了完善我国反恐怖融资立法规制,有效切断恐怖主义资金来源,从经济角度扼杀恐怖主义。全文分为5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第二部分对恐怖融资犯罪的基本理论进行概述,重点阐述恐怖融资犯罪的概念、特征及生成;第三部分对国际恐怖融资犯罪的现状展开分析,主要分析当前国际恐怖融资犯罪的主要形态、恐怖资金筹集的常见途径和国际社会预防打击恐怖融资犯罪的基本要求及常用措施;第四部分对恐怖融资犯罪对我国的侵害进行论证,评估我国恐怖主义的威胁程度和恐怖融资的风险状况,分析我国恐怖融资犯罪活动的主要特点,论证我国反恐怖融资机制的有效性;第五部分提出我国打击恐怖融资犯罪的法律对策,包括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反恐融资法规体系、构建国家反恐融资法律执行机制和加强反恐怖融资国际合作机制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