菰黑粉菌T型和MT型菌株致病力的差异及冬孢子形成相关基因的初步研究

来源 :中国计量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lear0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茭白是菰(Zizania latifolia)与菰黑粉菌(Ustilago esculenta)互作而形成的茎部膨大的可食用肥大菌瘿,是中国栽培面积除莲藕以外的第二大水生蔬菜,具有丰富的营养和保健价值。茭白有3种表型,正常茭、灰茭和雄茭。菰黑粉菌是一种典型的二型态真菌,专性寄生茭白。传统的茭白种植及育种途径人力、物力投入较大,田间种植的正常茭白常出现品种的退化,还容易产生灰茭和雄茭,严重影响茭白种植的收益。本研究成功建立并优化了的人工接种体系,发现MT型菌株接种野茭致病力差且不能孕茭,而T型菌株接种只能孕出灰茭。基于人工接种体系结合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出了T/MT型菰黑粉菌在前期侵染中的差异。根据田间正常茭和灰茭膨大期的转录组测序数据筛选出可能与菰黑粉菌与冬孢子形成相关的Itd1、Uepac2、g5243,并通过基因敲除和人工接种技术对3个基因进行功能验证。首先以分离得到的4个菌株、冬孢子、体外融合形成的菌丝等不同菌株组合和形态的菰黑粉菌来接种野茭,筛选出合适的接种菌株的组合,并通过对接种野茭的组织部位、接种方式、接种菌液浓度、苗龄大小、培育条件等进行优化,建立并优化了茭白人工孕茭体系。结果表明:以OD600为2.0的T型性亲和单倍体菌株混合菌液注射苗龄为臺管萌发后1020 d的野茭幼苗茎基部叶鞘,经温室25°C 12 h光照培养,选择3月中旬或9月中旬移栽室外露天栽培,接种后植物成活率和孕茭率均能达到80%以上,但只能孕出灰茭。根据侵染过程中发现T/MT型菌株侵染情况的差异,分别用T/MT型菰黑粉菌单倍体菌株接种野茭幼苗,将接种后的茭白叶鞘组织做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T/MT型菰黑粉菌在接种野茭后都会引起寄主强烈的抗性反应,在植物防卫反应的脂肪酸合成途径、苯基丙氨酸合成途径或类固醇合成途径等有显著上调表达,其中T型菌株接种的茭白在类固醇合成途径中较MT型菌株接种的茭白中更引起茭白在该途径下基因的显著性上调表达。在与寄主植物互作的T/MT型菌株在侵染过程中的转录谱表达除了在侵染植物中细胞壁降解酶途径基因和脂肪酸代谢途径基因共同剧烈上调表达外,两种菌株表达的时间存在差异,T型菌株在接种后第3 d纤维束开始急剧上调表达,而MT型菌株则在第5d大量上调表达,表明两个菌株在致病力上存在差异。由于人工接种野茭只能孕出灰茭,本研究利用前期实验室测得的田间正常茭和灰茭膨大期的转录组数据,筛选出膨大期灰茭与正常茭的显著差异基因,与冬孢子形成相关的基因7个,与菰黑粉菌形转换的基因5个,其中筛选出3个最显著差异的可能与冬孢子形成相关的基因g5243、g4070、g1449。通过基因克隆并通过序列分析,鉴定出其开放阅读框分别为2876、2001、2670bp,其中g1449编码852个氨基酸,g4070编码666个氨基酸,g5243编码925个氨基酸,其中g1449和g4070分别与玉米瘤黑粉菌的WOPR转录因子ros1和pac2具有较高同源性,因此分别命名为Itd1和Uepac2。利用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筛选结合同源重组的原理分别获得了3对性亲和T型Itd1、Uepac2和g5243的基因缺失突变菌株,分别通过人工接种3对基因缺失突变菌株,发现Itd1基因缺失突变菌株能正常侵染茭白植株后形成正常茭,其余两对基因缺失突变菌株接种后孕出灰茭。
其他文献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人体动作识别技术备受人们的关注,传统的动作识别技术是基于可穿戴传感器设备来实现,然而可穿戴传感器受到成本和隐私等条件的限制。基于无线信号的动作识别技术吸引了研究者们关注,该方法普及性较强,而且具有成本低、隐蔽性强、环境适应性强等优点,可以与传统的动作识别方法进行功能互补,从而达到更理想的识别效果。通过分析无线信号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
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其带来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特别是由于目前市场上缺乏对安卓APP的有效检测手段,使得虚假的安卓APP越来越容易被用户下载和使用,这些虚假安卓APP
滤波技术指的是将信号中的特定波段频率分离,是现代工业电子、航空航天、图像处理等领域常用的抑制干扰的有效方法,因此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极度重视。在高斯线性系统中,以卡尔曼滤波器最为著名。而为了拓展滤波技术的应用,学者们研究了针对一类噪声为高斯的非线性系统的滤波算法。但针对非高斯噪声的非线性系统滤波方法的研究相对较为局限,本文就针对该类复杂系统的滤波方法进行研究。本文主要是针对基于特征函数的滤波算法
作为传统石油基聚合物泡沫的理想替代品,聚乳酸(PLA)泡沫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环境友好性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由于其结晶速率慢和熔体黏弹性差,这对于制备高发泡倍率、高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无线网络环境的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作为现代无线通信关键技术之一的无线网状网(Wireless Mesh Network,WMN)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网络结构,由于其具有建设成本低、易于安装和维护、可靠性强及可扩展性好等特性,且WMN还可用于许多特殊的应用场景,使其受到学术界与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因此,研究如何高效的利用WMN中的资源显得很有意义。本文中我们主要研究了W
目的:通过研究益气养阴清热方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llitus,T2DM)小鼠肠道GLP-2及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益气养阴清热方抑制慢性炎症反应,
目的:通过观察道地通管汤对输卵管炎性大鼠输卵管组织形态学的改变,输卵管组织中Smad2、Smad7的表达影响及其黏膜超微结构的变化,来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输卵管炎性疾病
近年来大量的视频正以惊人的速度急剧膨胀。如何让用户在海量的数据中快速找到目标视频成为目前受到广泛关注的课题之一。例如用户想通过片花检索完整版视频,即难点在于如何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OLEDs)具有柔性、宽视角、高亮度、色彩丰富、高像素及低功耗等优点,在显示和照明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和发展潜力。与传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无线连接的需求,大部分来自于日益增长的移动多媒体服务和应用,因此不断地推动着移动流量呈指数级增长的趋势。为了能满足这种需求,学者提出了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该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在收发两端都配置多根天线以获取空间增益和时间增益。最近几年,为了使系统能在相同的时间和频段实现多个空间数据传输链路,大规模天线系统被提出。在此系统中,基站配置大量的天线,以使得基站到不同用户间的信道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