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嘧啶生产新工艺研究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nban08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胞嘧啶,又名4-氨基-2-羟基嘧啶,存在于生物体的DNA和RNA中,是核酸中碱基之一。胞嘧啶在农药、精细化工和医药等领域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尤其在医药领域,主要用于合成5-氟胞嘧啶,抗肿瘤药物吉西他宾、依诺他宾,以及抗艾滋病药物和抗乙肝药物拉米夫定等。另外,以胞嘧啶为起始原料的衍生物胞嘧啶核苷、胞嘧啶核苷酸也可用于提高白细胞的药物,是合成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胞磷胆碱钠的中间体,也是合成多种抗病毒、抗肿瘤药物的重要原料。近几十年来嘧啶类核苷抗病毒药物发展迅速,以胞嘧啶为中间体的具有一定抗病毒活性的化合物不计其数,目前可以临床应用的药物就有30多个。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医药行业也快速发展,作为医药中间体的胞嘧啶市场需求量会越来越大,并且出口前景也极具潜力,随着胞嘧啶合成工艺的不断改进,市场竞争会越来越激烈,胞嘧啶将成为备受青睐的热点产品。  目前文献报道的该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大多是Pinner一步合成法和官能团转化法。这些方法的缺点主要表现为反应步骤多、收率低、反应条件复杂和难以操作等。随着国际上研究和生产核苷类新药的快速发展,胞嘧啶合成新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工业价值。  我们设计以廉价易得的尿嘧啶为起始原料,经硫代和亲核取代两步反应制备胞嘧啶,步骤短,收率高,纯度高,易于工业化生产。使用该工艺制备胞嘧啶反应步骤少,原料易得,产品质量稳定,纯度高,可操作性强,成本低,具有很强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13C-NMR、1H-1H COSY、HMQC和HMBC确证。
其他文献
氯法拉滨是T淋巴细胞选择性核苷的类似物,用于治疗患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和T细胞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T-LBL)的成人和儿童。近年来,对患有急性成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儿童
受制于全球气候变暖等社会问题,化石能源的使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高效率、低成本的太阳能电池成为解决这一冲突的有效途径之一。其中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QDSCs)以量子点为敏化剂,是第三代太阳能电池典型代表。Ⅰ-Ⅲ-Ⅵ2族半导体是一类由Ⅰ族、Ⅲ族、Ⅵ2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大多是直接窄带隙半导体。其中CuInS2、AgInS2带隙分别为1.5 eV、1.87 eV,与太阳光吸收光谱相匹配。本论文采用有
目的:探讨雄性不育杂种优势在桔梗育种中利用的可行性。方法:对一个不育系的F1杂交组合进行了株高、主茎粗度、主茎节数、主根鲜重、鲜主根长、主根上茎、主根中茎等12个农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