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运用授权教育模式对育龄期宫颈癌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估护理干预效果,为临床护士改善宫颈癌患者性生活质量提供借鉴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5月到2016年6月在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抽取符合标准的12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随机分为授权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模式,授权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授权教育模式的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分别在手术前、术后6个月对其进行一般资料调查表、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抑郁自评量表(SDS)的测量,分析授权教育对育龄期宫颈癌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的变化。将所收集数据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包括: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卡方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1.干预前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结果显示:两组之间在户籍类型、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育有子女和费用来源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患者干预前显示:FSFI总分为29.85±1.65分,术后6个月为12.26±3.84分,较术前FSFI总分偏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授权组患者术前FSFI总分为29.08±2.13分,术后6个月为17.66±1.84分,较术前性生活质量总分值也偏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随访,对照组恢复性生活15(25%)人,授权组恢复性生活33(55%)人,术后6个月授权组均恢复性生活,对照组有7(11.7%)人未恢复性生活。3.对照组患者干预前SDS显示:无抑郁36(60%)人,轻度抑郁19(31.7%)人,重度抑郁5(8.3%)人,术后6个月结果显示:无抑郁36(60%)人,轻度抑郁14(23.3%)人,重度抑郁10(16.7%),干预前后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授权组干预前SDS显示:无抑郁41人(68.3%),轻度抑郁15(25%)人,重度抑郁4(6.7%)人,术后6个月结果显示:无抑郁42(70%)人,轻度抑郁15(25%)人,重度抑郁3(5%)人,p<0.05,干预前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育龄期宫颈癌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下降,授权教育模式的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性生活质量水平,高于一般护理模式的健康指导。2.运用授权教育能够改善育龄期宫颈癌患者术后的心理抑郁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