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菌纤维素(BC)是由微生物为保护自身而产生的一种胞外产物。经过菌株生产出来的纤维素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也称其为湿态细菌纤维素,具有相当高的含水量。为了使其更加便于运输、保藏和应用,本文制备了固态细菌纤维素,并考察了处理方式(机械搅拌和超声),以及溶剂(乙醇)对干燥过程中细菌纤维素形态的影响。利用冷冻干燥技术,超声和球磨的物理处理方法,分别得到了细菌纤维素气凝胶及粉末。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表征了其结晶结构,通过分峰拟合,分析了分子间及分子内氢键相互作用的变化;最后初步探究了细菌纤维素对油脂潜在的抗氧化能力。在本文实验条件下,结果如下:1、在细菌纤维素干燥体系中细菌纤维素与乙醇的比例决定了得到的固态细菌纤维素的形态和聚集态结构,当细菌纤维素与乙醇比例为16:100和20:100(w/v)时,制备得到了高Iα型细菌纤维素膜;2、通过机械搅拌,冷冻干燥,得到了Ι型细菌纤维素气凝胶;3、添加脲素(NA),甲基纤维素(MC),羧甲基纤维素(CMC),降低了气凝胶的吸水率和结晶度,增大了(101)晶面晶粒尺寸;MC和CMC使气凝胶中Iα型纤维素含量增加;4、通过物理手段-超声处理获得了密度更小的细菌纤维素气凝胶,为制备超轻质纤维素气凝胶提供了一种物理方法;5、超声处理没有改变细菌纤维素气凝胶的结晶类型,仍为纤维素I,但Iα型纤维素含量减少;超声处理降低了其结晶度,增大了纤维素的(101)、(101)和(002)三个晶面晶粒尺寸,分子内氢键强度减弱,分子间氢键强度增加;6、经球磨处理得到了不同形貌的I型细菌纤维素粉末,使细菌纤维素分子间氢键变弱,结晶度降低,Iα型纤维素含量降低;7、探究表明,细菌纤维素可以起到延缓鱼油氧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