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扩大内需是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的一个难题。2011年底开始,中央政府第一次提出“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也第一次将“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和“扩大内需”联系。在国内的经济面临内需不足的时候,这个群体人数比重的扩大,将会释放购买力,从而形成新的内需动力,还能调整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消费结构,促进消费升级。本文在研习了国际和国内关于消费结构的主流理论模型的基础上,用ELES消费需求结构模型,针对2003年和2010年我国中等收入者群体的消费结构进行模型估计,然后将模型所得到的参数进行弹性分析,研究该群体消费特征的变化状况。我们得出结论:第一,在总的消费需求上,我国中等收入者群体的基本需求虽然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基本需求的增加只有前者一半,还具有能创造出内需消费的潜力;第二,总的边际消费倾向稳中下降,而其他各类消费品的基本需求及消费倾向变化变化不大。我国中等收入者群体的消费结构,总体上具有生存型的根本特征,兼有不稳定的享受型、发展型消费结构的特点。第三,弹性分析结果表明食品等必需品消费弹性小,而教育的变化大,其他各项所表现出来的弹性系数处在或增或减中,无太多实质性的变化。最后得出判断,我国中等收入者群体的消费结构,总体上具有生存型的根本特征,兼有不稳定的发展型、享受型消费结构的特点。在我国内需变为主导的时候,继续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和优化并改善其消费结构,会给已经放缓的转型时期的经济发展带来一轮新的动力。根据上文实证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围绕着能扩大我国中等收入者比重,促使该群体消费结构不断优化且稳定保持这些目标,从收入分配改革和提高居民收入、多方位促进国内就业、加大教育投入比例、不断完善我国居民社会保障制度从而使得居民消费有保障以及加速农村城镇化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等几个角度得出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