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市经济的爆炸式增长造成城乡差距不断的扩大。城乡二元结构的不断加剧对于农村经济的增长,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极为不利,也不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因此,国家在2004年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过几年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农村的人居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同时,存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也发掘出一些独特的发展模式。本文以农业经济区建设规划模式为基础,论述了新时期新形势下边缘区农村的规划建设问题,希望对未来的农村发展有所启迪。
本文主要分为六章,具体的思路和写作结构如下:
第一章是整个论文的前提和基础。主要论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的意义。对研究的内容和范围进行了界定。明确了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确定了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是论文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明确了城市边缘区和农业经济区的概念,并分别从边缘区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农村城镇化、都市农业以及农村经济等多方面总结了现有的理论,形成了有力的理论根基。
第三章是对现状的综合阐述。主要是从边缘区的发展特征、动力机制、城镇化方式比较等方面,来论述农业经济区的发展建设是农村城镇化的一类发展模式。
第四章是论文的主体。主要是通过对城市边缘区农村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客观的分析总结,以及国内外新农村建设的方式方法的借鉴,引证出农业经济区是城市边缘区农村建设的重要模式,并对这种模式的作用机制和运作方式进行详尽的分析。
第五章是论文的实证分析。通过对沈阳市东陵区树莓农业经济区实践,系统的从总体发展战略、产业运作、空间布局、实施运作几个方面对农业经济模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分析,最后用通实施成效的评价,对农业经济区进行总结。
第六章主要是结论部分。对文章研究的一个总结陈述,指出文章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