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探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入院时不同血压水平(SBP)与心功能及预后的关系。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为急性心力衰竭住院的患者229例,男性134例,女性95例,所有入选患者以NYHA方法评估心功能,记录其入院时收缩压水平,根据收缩压水平分为A、B、C三组,A组(收缩压《100mmHg),B组(100mmHg<收缩压≤140mmHg),C组(收缩压>140mmHg);入院后测定N端前脑钠素(NT-proBNP)、血红蛋白、肌酐等,心脏片测量心胸比例,心脏彩超检测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容积、射血分数等。所有入选患者随访半年,观察其心血管事件,根据随访临床结果,将229例患者分为死亡组(心源性死亡)和存活组两组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各组间lg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容积均有显著性差异;相关性分析亦显示收缩压水平与NT-proBNP、心胸比、左室舒张末容积呈负相关(r分别为-0.382,-0.546,-0.401,均P<0.01),与左室射血分数呈正相关(r=0.678,P<0.01),提示随着收缩压水平的降低,反映患者心功能受损程度逐渐加重。半年随访显示,心源性死亡组的心功能NYHAⅣ级比例,NT-proBNP、甘油三酯(TG)、尿酸水平,心胸比,左室舒张末容积均高于存活组(均为P<0.05);而其肌酐清除率,HDL,白蛋白,左室射血分数,收缩压水平则显著低于存活组(均P<0.05)。同时对年龄、肌酐清除率、血红蛋白、心胸比、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容积、收缩压水平等多种变量行Logistic回归分析,对于死亡有预测价值的进入方程的因素,即有显著性差异的指标(按强弱顺序排列)包括左室射血分数(P<0.01)、肌酐清除率(P=0.02)和收缩压水平(P=0.079)三个指标。研究结论冠心病、高血压是入选本研究AHF患者的主要病因。高收缩压患者心功能保存较好,而低收缩压水平患者心功能明显较差;除左室射血分数、肌酐清除率外,入院收缩压水平亦是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短期预后具有较高灵敏性及特异性的判定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