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库的壮、泰语汉借词比较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y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通过实地调查,根据我们精心制作的词表分别对壮语和泰语的7516个词进行了调查。用数据统计的方法,把调查来的词输入数据库,结合汉借字的音韵地位和在汉语中的方音对应情况,利用数据库辅助判别和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原则,找出其中可能存在的汉借词,分别对壮、泰语中各类汉借词的数量、构词方法、语义类别,汉借语素及出现频率,各音节汉借词的数量,壮语和泰语中相同的汉借词进行了统计、比较和分析。通过数据来说明同一语支的壮语和泰语在不同的环境下和汉语接触过程中汉借词所呈现出的特点,并对造成这种特点的原因进行了可能的说明。   论文对数据库的设计方法做了较详尽的说明,通过对壮、泰共有的293例汉借词统计分析得出目前泰语中的常用汉借词大约有50%是来自壮泰民族在分化之前共同向汉语借用的那部分汉借词。剩下的50%基本都来自闽方言借词,并对这293例汉借词进行了壮、泰比照排列。尽管在壮语中和泰语中均为汉借词,但两者在所借音节数量,所借词的历史层次,所借词的语序,所借语素上均存在着差异。   从汉语对壮、泰语构词系统的影响的统计结果来看,我们认为壮语只是受到汉语的中度借用干扰,泰语受到汉语的轻度借用干扰。无论是壮语还是泰语,在汉语的影响下他们仍然保持着自身构词系统的本色。
其他文献
学位
《芮良夫毖》是《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以下简称《清华叁》)中收录的一篇简文,简文一共二十八支简,简长约44.7厘米,满简书写30字左右。《芮良夫毖》的内容爲刺讥时政,具有儆戒性
本文着重研究与清代女性生活题材有关的散曲,包括绪论、第一章至第五章,从多个方面展开对清代女性题材散曲的探讨。   绪论部分,主要回顾了清代散曲的研究状况,尤其是清代女性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煅烧温度(350 ~ 650 ℃)的MnOx/ZSM-5催化剂,使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和N2吸附/脱附等技术对催化
“秀水街英语”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在中国改革开放的环境中产生的一种语言变体。有关“秀水街英语”的一些现象值得我们关注:作为语言接触中产生的一种变体,其语言特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