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结构构件又被称为次级系统,是指建筑中结构部分以外的所有构件。非结构构件也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非结构构件在现代建筑造价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它的抗震设计也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相对于结构设计,非结构构件的设计还不够成熟,现行规范中非结构构件地震力的计算方法很多基于经验主义或者是结构动力学原理,得到的计算结果相差很大,需要进一步的理论和试验研究,特别是针对一些新型结构比如柔性支撑梁贯通式钢框架的适用性有待验证。 非结构构件的震害表现主要可以分为吊顶、非结构墙体还有建筑附属设备等方面,其中,非结构围护墙体的抗震研发一直是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关键,为了研究一种新型的陶粒混凝土复合墙板及其连接节点的抗震表现,本文设计了两个三层足尺柔性支撑梁贯通式钢框架振动台试验,并对测试模型输入了不同种类、不同强度的地震激励,试验表明,本文研究的复合墙板及其柔性减震节点抗震性能优越,柔性减震节点对墙板保护作用明显,9度大震后墙板没有出现明显损坏,同时外挂墙板-节点体系对主体结构的抗侧刚度的贡献不容忽视,也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主体结构中非结构构件所受的地震力。 同时本文对比分析了国内外非结构构件发展现状以及设计方法,发现目前非结构构件设计及分析方法还不够精确,不能准确的预测柔性支撑梁贯通式钢框架结构中非结构构件的地震力,需要进一步完善,于是在两个三层足尺柔性支撑梁贯通式钢框架振动台试验和相关规范的基础上,对非结构构件的简化计算方法进行了修正,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分析模型和计算公式,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非结构构件理论计算模型,可以更好的吻合试验结果,对于计算柔性支撑梁贯通式钢框架结构中非结构构件所受的地震力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