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性化是性度问题研究派生出来的一个重要概念,指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心理特征的个体。目前关于此方面的研究相当有限,主要是用现有的量表来测定个体的性度类型。本研究首先自行编制了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问卷,以用于后期城乡双性化中学生个体差异比较的研究,其次是利用现有的“贝姆性别角色量表”(Bem Sex Role Inventory简称BSRI)来测定在城乡中学生的性度取向。利用测试的结果一方面可以确定城乡双性化中学生群体在各自中学牛总体中所占的比率,看其是否存在差异;另一方面可以将双性化中学生个体寻找出来进行城乡差异比较。目前国内外相关的研究中都没有涉及同种性度类型的差异比较。在这里进行比较时,所使用的工具就是前面自编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问卷。 通过对1952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城市和农村的双性化特质中学生在各自中学生总体中占的比率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即总人口中的双性化群体比例存在城乡差别。(2)不同地区(城乡)的双性化特质中学生相互之间在性别角色刻板印象上也存在显著差异。即双性化群体也存在城乡差别。其中在女性性别角色刻板印象上存在的差异较多。 由此说明在同一种文化背景下不同的社会发展状况影响到中学生双性化性度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