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水文化是古人早期选择适宜居住地点的一门学问,这门学说具有中国文化特色。人类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形成统一,这是风水中所讲的核心。人们在生存的过程中,要顺应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过度开发大自然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都是违背了风水理论的核心。古人运用风水的核心思想选择优质的适合人长久居住点,通过不断实践和总结经验,将风水学说整理的更加完善。风水学说传播到民间,许多学者用所擅长的表现方法将风水知识运用在其中,比如诗歌、书画、建筑等。风水作为中国文化其中一种,它的影响力传播至海内外,西方学者开始研究其中精华,为推动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贡献。风水中体现了中国美学特点,人们选址建造住宅和建筑不仅要顺应自然因地制宜,同时在建造中体现了“美”,将美学和风水学说运用在建筑中形成了“风水美”。风水中美的特征表现在生态环境、大自然的美、人与自然和谐的美、表现形式的美、感官上的美。儒家、道家、佛教将宗教思想与风水思想相结合,提出对风水审美的观点。中国古代建筑中园林设计是中国建筑表现形式之一,园林设计遵循风水的核心思想,建造出有山有水有花草有树木的景观,运用中国美学的特点加入园林建造中,使园林更具有特色。中国古建筑中寺庙的建筑是具有中国文化的,将宗教文化与风水美结合,使宗教运用风水核心与大自然相结合。通过研究风水,所讲的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相统一的思想,给设计师提供了思维创意方式。它告诉我们在建造时应该顺应大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在天地人中寻找一个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