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中丘陵区3种林分保水保肥功能及其价值评估

来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912569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选取马尾松纯林、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阔叶混交林3种林分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及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这3种林分保水保肥功能进行研究,并对其经济价值作出评估,为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撑,为库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有效参考。结果表明:(1)3种林分水源涵养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表现为:阔叶混交林>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马尾松纯林。各林分灌草层、枯落物层及土壤层三个层次间,土壤层蓄水能力占水源涵养总量的90%以上。3种林分林下灌草层最大持水量与其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灌草层最大持水量在2.10-2.59 t.hm-2之间,表现为: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马尾松纯林>阔叶混交林;枯落物的最大持水量、最大拦蓄量和有效拦蓄量变化规律均表现为:阔叶混交林>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马尾松纯林。在土壤0-30cm范围内,3种林分有效蓄水量和最大蓄水量变化于417.27-492.09 t·hm-2和1397.76-1732.28 t·hm-2之间,均表现为:阔叶混交林>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马尾松纯林。经方差分析可知,不同林分样地间,土壤最大蓄水量的差异呈极显著水平(P<0.01),说明林分树种与结构的不同对林地土壤蓄水性能影响极大。(2)林地土壤0-30cm范围内,不同土层土壤容重差异不大,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同林分表现为:马尾松纯林>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阔叶混交林;表层土壤含水率最高,并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不同林分表现为:阔叶混交林>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马尾松纯林;土壤总孔隙度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各林分间土壤总孔隙度与非毛管孔隙度均表现为:阔叶混交林>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马尾松纯林。(3)3种林分固土保肥量表现为:阔叶混交林>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马尾松纯林。3种林分土壤中pH、全K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有机质、全N、全P均随土层加深而减少。综合来看,各林分土壤pH、全P、全K含量表现为: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阔叶混交林>马尾松纯林:而有机质、全N则表现为:阔叶混交林>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马尾松纯林。3种林分林地固土量变化范围在32.54-35.28 t·hm-2·a-1之间,表现为: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阔叶混交林>马尾松纯林。各林分保肥量在0.31-0.99t·tm-2·a-1之间,表现为:阔叶混交林>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马尾松纯林。综合来看,阔叶混交林与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的固土能力和保肥能力远高于马尾松纯林,这与其土壤中养分含量普遍较高有直接关系。(4)各林分年水源涵养价值分别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809.95万元、阔叶混交林768.81万元、马尾松纯林592.27万元,说明了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与阔叶混交林其涵养水源效益优于马尾松纯林。各林分年固土保肥价值分别为阔叶混交林9.07万元、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8.24万元、马尾松纯林6.07万元,说明混交林在固土保肥效益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其他文献
遥感技术能够提供地表的岩石、矿物及地球化学信息,近几十年来已有各种遥感数据被广泛应用于岩性识别和矿床勘查。本文综合考虑ASTER和worldview-2数据在空间分辨率、光谱分
华北平原地下水水质不断恶化[1]。相比较深层地下水,浅层地下水与地表的联系尤为密切。据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环境地质环境研究所完成的《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显示,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面临着资源匮乏的巨大挑战。预测地球上可利用的石油将在今后几十年内耗竭,从长远看,能源短缺将是困扰人类发展的大问题。然而,地球上最为丰富的可再生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