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产业结构和分工体系的变化,国际与国家内部产业转移进程不断加快,产业转移方式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转移规模越来越大,转移层次越来越高,区域间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也愈加激烈。特别是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给世界各国经济带来较大冲击和挑战。特别是对我国来说,这次危机使海外市场需求下降,再加上国内企业尤其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企业生产成本、商务成本不断攀升、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的硬化以及为迎合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需要,先发地区产业如何向后发地区转移和后发地区如何实现高效产业转移承接已成为政府、学界关注的问题。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取得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区内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着成本上升,资源紧缺,环境保护制度的制约和企业数量饱和等诸多压力,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产业升级势在必行,产业转移迫在眉睫。处于我国中部的河南省采取何种方式顺利实现产业转移承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跨越式发展,同时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是本文着重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对产业转移的概念和国内外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基础上,结合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绩效以及存在的问题,运用比较分析法确定优势和劣势产业,针对性地提出河南省应该选择承接的产业;接着从产业集群化转移的现实着手,对现有产业承接模式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厘清产业集群化转移的动因、内涵、模式及其效应,针对产业转移和承接存在着“粘性”问题,结合实证分析指出河南省现有产业承接模式改进的必要性;最后以产业链整合为标准,以经济社会与环境和谐发展为前提,以培育优势特色产业为导向,提出基于产业链整合的以嵌入式产业转移承接为基本的产业长街方式,并依据理论分析得出的结论,给出河南省优化产业转移承接方式的路径及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