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公众对自己生活的社区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为了给公众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大量的公共设施需要陆续兴建,这其中不乏有一定污染性的邻避设施。公众对邻避设施的需要不言而喻,都赞成邻避设施的建设,但是假设邻避设施建设在自己家附近,那么设施所在地附近的居民就会报以排斥的态度,不欢迎邻避设施的建设,若对此情况不及时处置,则有可能会引发邻避事件。本文从一名环保工作者的角度,对近年来国内影响较大的污染型邻避事件进行梳理,并选取“广州市番禹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和“上海市嘉定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两个案例进行分析,通过案例中各地政府的经验做法,公众的态度和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落地与否的对比,从政府职能、公众参与、利益相关者、公众心理和环境正义等方面总结污染型邻避事件的成因,并提出通过构建完善的法制保障体系、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机制、建立健全公众参与制度、尝试多种方式补偿和提供积极的心理疏导等对策解决污染型邻避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