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旨在探讨不同乳酸菌和外源酶制剂对全株玉米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以及外源酶制剂的添加方式对青贮饲料瘤胃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为开发新的青贮接种剂以及生产优质全株玉米青贮提供科学依据。1、全株玉米分别接种6种不同乳酸菌(植物乳杆菌(Z1-1和Z2-4)、副干酪乳杆菌(F1-2和F2-6)、布氏乳杆菌(B1-3和B2-20))进行青贮,青贮90 d后对发酵品质、营养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添加乳酸菌的处理组均提高了全株玉米青贮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其中F2-6的WSC含量最高。与其他处理组相比,F2-6处理组氨态氮/总氮(AN/TN)显著降低(P<0.05);B1-3和B2-20处理的青贮乳酸(LA)含量与CK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但乙酸(AA)含量却显著升高(P<0.05);各处理组的干物质(DM)和粗蛋白(CP)含量与CK组相比没有差异;F2-6组与B2-20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都显著降低(P<0.05);经过F2-6处理的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与CK组相比降低但没有差异。综上表明:副干酪乳杆菌F2-6和布氏乳杆菌B2-20更适于用作全株玉米青贮用接种剂。2、在全株玉米中分别添加6种不同外源酶制剂(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果胶酶、α-半乳糖苷酶、β-甘露聚糖酶和β-葡聚糖酶)进行青贮,青贮56 d后对发酵品质、营养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纤维素酶组、木聚糖酶组和β-葡聚糖酶组,可显著提高青贮WSC含量(P<0.05),同时使青贮AN/TN显著降低(P<0.05),使青贮在发酵品质上有了明显提升;添加纤维酶青贮的DM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其他处理组(P<0.05),添加纤维酶和α-半乳糖苷酶处理的CP含量较高;添加纤维素酶和β-葡聚糖酶组青贮NDF和ADF低于对照组。综上表明: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β-葡聚糖酶更适于用作全株玉米青贮接种剂。3、探讨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作为青贮接种剂或饲料添加剂对玉米青贮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对青贮饲料瘤胃体外发酵6 h、12 h、24 h、48 h的体外消化率和营养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发酵48 h,AX的产气量(GP)显著高于其它处理(P<0.05),但与IC没有差异。在整个发酵过程中,AC组的干物质降解率(DMD)最高(P<0.05);发酵48 h,AC组的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NDFD)最高。在发酵48 h时,AC和AX组的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在发酵48 h,AC的乙酸(AA)和丁酸(BA)含量均大于其它处理。发酵过程中IC和IX组的乙酸/丙酸值逐渐降低。AC和AX处理组的乙酸/丙酸值逐渐上升。综上表明:纤维素酶作为饲料添加剂对青贮体外发酵效果最好,更适合作为饲料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