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奇龄是清初经学的一位巨匠,其淹贯群籍,学问赅博,本可因此享誉学界,但因其好辨善詈,务欲胜人,在学界颇受争议。其为攻驳朱熹而作《四书改错》,竟言“四书无一不错”,并系统地对朱注进行纠驳改错,虽有精妙之改,但也不乏舛误之处,故而学界亦对其褒贬参半。 目前对《四书改错》研究的面世成果,基本停留在宏观层面,偶有文章观照《四书改错》条目分类,但也只停留在体例划分的科学性层面,对于毛氏所改的正误及价值意义并没有作详细的梳理。本文拟从纠偏正误、错改误判、画蛇添足等几个层面对《四书改错》进行具体举证分析。 《四书改错》对《四书章句集注》中的人、事、物、地、史、典章制度等,确有详考详证、正本清源之处,对朱熹错疏误注进行了纠偏正误。对《四书章句集注》中所涉的部分字形音义进行了训形辨音释义,引经据典,校正讹误,有理有据。 《四书改错》存有诸多弊端。对于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的部分注解,毛奇龄未证先断,大呼其错。其所改或无证或无定论,此类实属画蛇添足。朱熹《四书章句集注》部分条目,有考有证,结论可信,历来备受学者推举。而毛奇龄意气用事,有的无考臆改,有的理据不足,强辩强改。又因毛奇龄先入为主,对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未载之言,无事生非,张冠李戴,指摘诬告,极不严谨。更有甚者,《四书改错》存有强词夺理、颠倒是非之改。 毛奇龄《四书改错》驳朱改错,虽囿于成见,有不必、不确和错误之改,但也不乏纠偏匡正之改。通过对《四书改错》较为细致梳理,可知朱注、毛改是非皆存,瑕瑜互见。毛氏精当之改,应该称道。朱熹所遭冤情诬告,亦应还其清白。在对《四书改错》进行较为客观全面梳理的基础上,可以断言,毛奇龄“四书无一不错”之说,乃属不实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