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芽苗期低温冷害是影响高纬度地区玉米生产的重要因素,耐冷性遗传机制和全基因组预测研究将为玉米耐冷性资源创新和品种选育提供重要的基础。以265份优良玉米自交系为材料,分别在芽期和苗期两个时期进行了室内低温胁迫,测定芽期和苗期与耐冷性有关的各项指标,并利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分析方法,对玉米芽苗期耐冷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根据综合耐冷性D值对265份玉米自交系耐冷性进行分类;利用GBS-SN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玉米萌发期耐冷性遗传解析及全基因组预测”(3177181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芽苗期低温冷害是影响高纬度地区玉米生产的重要因素,耐冷性遗传机制和全基因组预测研究将为玉米耐冷性资源创新和品种选育提供重要的基础。以265份优良玉米自交系为材料,分别在芽期和苗期两个时期进行了室内低温胁迫,测定芽期和苗期与耐冷性有关的各项指标,并利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分析方法,对玉米芽苗期耐冷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根据综合耐冷性D值对265份玉米自交系耐冷性进行分类;利用GBS-SNP基因型数据和耐冷性相关表型性状,采用四种统计模型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以筛选与目标性状相关的SNP标记。基于覆盖基因组的高密度标记和芽苗期的表型数据,开展玉米芽苗期耐冷性全基因组预测研究,为玉米芽苗期耐冷性育种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共测定了芽期发芽率、发芽指数、芽长、根长、芽鲜重、根鲜重、芽干重、根干重和苗期电导率、叶绿素值、F0、Fm、Fv/Fm、Fv/F0共14个玉米耐冷性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了五个主成分,分别是芽鲜重主成分、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主成分、最大荧光(Fm)主成分、电导率主成分和叶绿素值主成分。通过计算芽苗期综合耐冷性指数(D)值将265份玉米自交系划分成了5个耐冷级别,其中高度冷敏感型材料有12份、中度冷敏感型的材料有54份、冷敏感型的材料有85份、中度耐冷型的材料有105份、高度耐冷型的材料有9份,其中编号83号材料综合耐冷性最强,D值为0.79。2.利用玉米芽苗期15个耐冷性指标与281396个SNP标记,基于GLM模型、MLM模型、Farm CPU模型与Blink模型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定位到与低温性状相关的SNP标记605个,其中检测到芽期显著性位点221个,苗期显著性位点357个,综合耐冷性D值显著性位点27个,被两个及以上耐冷性指标共同检测到的显著性位点共有39个。3.根据关联分析筛选出的显著性位点,共关联到基因71个,与芽期性状关联的基因40个,与苗期性状关联的基因26个,与综合耐冷性D值关联的基因5个。4.对玉米芽苗期15个耐冷指标,利用RR-BLUP模型采用5倍交叉验证的方法进行全基因组预测研究。预测精度从大到小依次是芽长、发芽指数、发芽率、芽鲜重、F0、D、Fm、根长、根鲜重、芽干重、根干重、电导率、Fv/Fm、Fv/F0和叶绿素含量。分别对预测精度最大的芽长指标和预测精度最小的叶绿素含量指标进行训练群体大小和标记密度对预测精度的优化,结果表明,当训练群体达到50%,标记密度为500个时,可以达到较好的预测效果。
其他文献
“流量劫持”是在互联网时代“流量为王”大背景下,出现的社会危害严重的恶性竞争行为。在2015年付宣豪、黄子超二人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案宣判之前,“流量劫持”主要依靠行政法规制以及民事救济解决,并未作为犯罪来处理。本文首先介绍“流量劫持”相关概念并将其分类,其中硬性流量劫持确需刑法规制。对于本案中的两个争议焦点:在“流量劫持”是否构成犯罪的问题上,通过对两名被告人实施的DNS劫持性质及其社会危害性分析
随着科技的进步,公民个人生物信息在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个人生物信息的应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但是侵犯个人生物信息的行为也逐渐增多。在司法实践中,对公民个人生物信息的侵权行为还存在着与个人信息认定不清、侵犯公民个人生物信息行为的定罪量刑不明确和缺少对深度伪造公民个人生物信息进行刑法规制的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要对公民个人生物信息进行明确列举,确定侵犯公民个人生物信息的行为。设置
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中,行政公益诉讼是非常关键一步,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是法律监督职能的具体应用,在保护公益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由于制度确立较晚,实践中暴露出许多不足。本文首先对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进行介绍,对这一程序的定义、特点以及作用进行论述,其次简述诉前程序立法发展过程,以及试点过程中、试点完毕后这一程序的具体情况,凭借分析数据与实例,对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的重要性进行论述,此外明确诉前
在科技与互联网发展迅猛的今天,传统送达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我国司法实践的现状,电子送达的出现使得司法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作为民事诉讼程序中起衔接作用的重要环节,电子送达发挥着高效率、低成本、超越时间和空间限制等独特的优势,在诉讼活动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随着实践中的大量运用,电子送达方式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传统送达与电子送达之间的关系不够明确、电子送达成功标准界定模糊、受送达人救济程序不够完
于谦是明代著名的民族英雄,平生著述颇丰,其遗稿几经后人拾掇,最终经四库馆臣定本《于忠肃集》,分十三卷,归为别集类。《于忠肃集》作为于谦存世的一部文集,收录了于谦大量的奏议与诗文,是研究于谦的重要资料,也是明代历史的镜鉴。如今论及《忠肃集》,多以宋刘挚、傅察为主而不显于谦;加之于谦文集的主要版本以《于肃愍公集》与《于忠肃集》并举,以致《于忠肃集》的专书研究缺乏全面的分析,在版本辨析、诗文研究等方面尚
水飞蓟属菊科,是一年或两年生草木植物,耐寒冷、干旱、盐碱及土地贫瘠,适应性较高,对土壤要求不严。水飞蓟籽实入药,其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调节免疫、保护肝脏等多种作用,是治疗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的良药;同时,其籽仁可以用来榨油,籽粕可以喂养牲畜,是兼具药用、油用、饲用等多种功能的药用植物,也是特殊的经济作物,适合进行规模化种植。研究表明,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可通过喷施外源脱落酸(ABA)等植物生长激素对干
早春植物作为天然次生林中一个特殊的生态层,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一个具有研究价值的重要植物类型。大气氮沉降增大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其生态效应已成为当前热点研究方向。为研究长白山天然次生林林下早春植物对氮添加的响应,阐明了早春植物在氮添加条件下的生存策略及功能特征。本研究在长白山露水河试验林内进行氮添加控制试验,试验样地共设置3个水平梯度处理,即对照(CK,0 g N m-2 yr-1
黑土是我国珍贵土壤,由于不合理施肥导致土壤生态环境受到影响。杂粮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作物,在东北地区广泛种植。为此本研究以黑土区杂粮定位施肥试验为研究平台,以绿豆(Vigna radiata(Linn.)Wilczek)、芸豆(Phaseolus vulgaris Linn)、红小豆(Vigna angularis(Willd.)Ohwi et Ohashi)和高粱(Sorghum bicolor(L
玉米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既是粮食作物,也是饲料作物,用途广泛。玉米穗腐病是造成玉米减产、籽粒品质差的一种主要病害。感染穗腐病的穗粒还会产生真菌毒素,不慎食用会造成更严重的危害,且穗腐病不仅会在田间造成玉米损失,入库时存储不当也会使病菌蔓延。玉米穗腐病致病病原菌种类繁多,以镰孢菌占比最多。选育推广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是减少玉米穗腐病造成损失的有效举措。本研究于2021年在田间对980个接种禾
卢卡奇对悲剧的阐释,与特定的时代语境密切相关。20世纪的西方文明,陷入了一种空前的无序状态,整个欧洲正面临着深重的文明危机。在这一时代背景下,青年卢卡奇将救赎的希望寄托在悲剧艺术形式上,以寻求应对危机的方法。他从形而上学的角度提出了悲剧存在的可能性,同时用悲剧来解决形而上学问题,以进一步阐释悲剧的艺术价值,从而回答了悲剧何以能够承担救赎的使命这一问题。本文对卢卡奇悲剧观的研究,主要从悲剧本质、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