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稻秆是自然界中储备丰富的自然资源,常常被当做废弃物用于燃烧,不仅浪费了资源,又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对其进行改性加工,制备出性能优异的生物质产品,应用于化工、医疗、农药等领域,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药物缓释剂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内,药物持续稳定地释放到特定场所,提高使用疗效的药物制剂。目前缓释制剂主要有均一体、药物与化合物结合以及药物自身聚合等类型,但这些缓释制剂大多存在药物分散不均,突释量大等缺点,缓释纤维和缓释微球的出现解决了以上问题,但原材料昂贵、药物包埋率低,难以工业化应用。因此,以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生物质稻秆纤维素为原料,制备出包埋率高,药物分散均匀,释放速率稳定的缓释制剂,对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制备两种缓释材料:缓释纤维和缓释微球,均选用葡萄糖作为模拟缓释药物;其中缓释纤维以稻秆为原料,制备醋酸纤维素,再采用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葡萄糖/醋酸纤维素缓释纤维。缓释微球是以乙基纤维素作为原材料,W/O/W复乳法制备葡萄糖/乙基纤维素缓释微球。本文对比研究了两种缓释材料与缓释膜的药物释放行为。以稻秆、乙酸酐为原料,浓硫酸为催化剂制备出不同取代度的醋酸纤维素,当取代度为2.4时,制备出的缓释纤维药物包埋率最高。采用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葡萄糖/醋酸纤维素缓释纤维,观察纤维外观形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醋酸纤维素质量分数为15%,葡萄糖载入量为5%。最高药物包埋率为56.78%。经过TG和XRD测定证实制备过程均是物理包覆。研究温度和pH对缓释纤维药物释放行为的影响,温度对缓释纤维的药物释放影响较小,随着温度的升高,累积释放量增加,总体释放速率平稳;碱性环境影响较大,药物释放以突释为主,因此制备出的缓释纤维适用于中性和弱酸性环境。以乙基纤维素为包衣材料,W/O/W复乳法制备缓释微球。研究初乳制备过程中分散方法、分散时间对初乳稳定性的影响,采用超声乳化法,分散5min,初乳稳定性最高。以包埋率为评价指标,L9(34)正交实验考察不同因素对微球药物包埋率的影响,最佳工艺为:初乳与外水相体积比为1:20,搅拌速度为1500r/min,温度50℃。微球药物包埋率最高为62.86%。观察微球表面形貌,PVA含量为2%时,制备出的微球表面光滑,孔径均匀分散。对微球进行缓释行为模拟,研究不同的葡萄糖载入量以及缓冲介质对微球缓释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载药为5%,缓冲介质为蒸馏水时微球药物释放平稳,缓释效果明显。将上述两种缓释材料与缓释膜进行性能对比:在药物包埋率方面,两种缓释材料载药效率均高于缓释膜;在药物释放方面,缓释膜以突释为主,前期突释明显,释放量大,两种缓释材料的药物释放速率恒定平稳,突释量小;采用相似因子法计算得出,缓释纤维和缓释微球药物释放行为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