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居民可支配收入快速增长,金融投资渠道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家庭金融成为了金融学中新兴的研究重点。对于每个家庭而言,如何对金融资产进行选择配置,成为了理财投资中的核心问题。家庭的金融资产持有量以及家庭在金融市场上的活跃程度都是衡量一国金融化水平的重要标准。研究家庭金融资产的选择配置,可以为政府对金融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现实性的建议,为金融机构的产品创新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同时,也能够优化家庭的金融资产结构,提高家庭应对金融风险的防御能力。目前,相对于金融实践较为发达的国家,我国的家庭金融资产结构依然呈现出存款储蓄过高,股市参与偏低的特征。那么,究竟是何种因素对我国家庭的金融资产配置起到了重要的影响?本文相信信贷约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解释。首先,本文在持久收入假说及生命周期理论、预防性储蓄以及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等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实证假设。然后,本文运用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微观家庭金融数据,统计分析了我国家庭的金融资产结构特点以及家庭的信贷状况,并使用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为了消除内生性影响,本文选用了“姓氏是否为本地大姓(否)”作为工具变量进行了稳健性检验。本文的主要结论是:(1)在金融资产上,我国家庭金融资产的风险化程度偏低,主要以存款储蓄为主,而股市参与率大约在9%左右。在信贷约束上,我国大约有20%的家庭面临信贷约束,而这些家庭在收入、房产、存款、股票资产以及风险资产等方面的持有量都要低于没有面临信贷约束的家庭。(2)信贷约束对家庭存款、股票资产以及风险资产的参与和占比都呈现出显著的负向影响。信贷约束会减少存款的参与和占比,说明信贷约束并不是造成我国家庭高储蓄率现象的因素。信贷约束显著负向地影响了家庭在股票资产和风险资产上的参与和配置比例,说明信贷约束是阻碍家庭进行风险投资的重要因素。(3)信贷约束会显著地影响家庭在非正规借贷渠道上的参与。受到信贷约束的家庭会更有可能地通过借入非正规渠道的贷款来弥补资金短缺。同时,信贷约束会显著地降低家庭出借资金的可能性,并且会减少借出款在家庭金融总资产的占比。(4)本文根据收入水平和城乡差异对家庭金融数据进行了分样本检验,结果显示:按收入划分时,在各项金融资产的选择和配置上,较低收入的家庭都会更容易受到信贷约束的影响。按城乡划分时,在股票资产和风险资产的选择和配置上,信贷约束对家庭的影响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城乡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