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HEVC虚拟视点合成优化及预测技术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mu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维视频(3DV)可提供观看场景的深度信息,为用户提供立体视觉体验。近期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以多视点视频加深度(MVD)作为3DV数据格式,在HEVC基础上制定新一代3DV编码标准3D-HEVC。相比于传统的二维视频,MVD增加了额外视点的视频信息和深度图信息,使得编码码率大大增加。由于不同视点视频取自同一拍摄场景,视点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可用于提高编码效率。同时,由于深度信息主要用于解码端的虚拟视点合成而非直接观看,因此其率失真优化准则与传统视频编码有所不同。本文主要研究了3D-HEVC中纹理编码的视点合成预测技术和深度编码的视点合成优化技术。视点合成预测是一种特殊的视点间预测编码方法,其利用视点间匹配块和深度图合成出当前位置的预测块进行预测编码。将虚拟深度块分为4×8或8×4子块,然后在每个子块中比较左上、右上、左下和右下位置的深度值选择最大深度值。由于3D-HEVC中深度图不做去方块滤波,在选择最大深度值时会受到块效应的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两种改进方法,第一种取每个子块中间位置的深度值作为最大深度值,第二种是取每个子块四个角向内偏移一个像素的四个位置求最大值以有效避开边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两种方法使非基本视点的码率平均降低了0.07%和0.18%。且第二种方法选取的最大深度值对应的视差向量更能准确预测当前块。不同于纹理图,深度图其编码目的主要用于解码端合成虚拟视点。因此,现有3D-HEVC提出了基于虚拟视点质量最优的深度编码算法。编码中间深度需要计算6个合成虚拟位置视点的失真,目前率失真准则中6个视点失真采用等权值机制。由于0.25、1.25和0.75、1.75位置分别距离左边和右边视点比较近,失真比较小;而中间位置0.5和1.5相对失真比较大,所以赋予这两个失真较大权值,以此更能精确选择出失真最小的编码模式。本文尝试设计了11组不同权值进行了实验测试。初步实验结果显示,在较大QP下增大0.5及1.5位置的权重可使得整体合成质量增加;每个QP下选择出一组效果较优的权值,可使合成视点质量平均提高0.05%。通过大量实验,本文拟合出了不同QP与较优权重的关系以提高合成视点质量。
其他文献
随着无线通信的发展,人们对高速移动通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是一种多载波调制技术,它具有抗多径衰落特性,能够在移动情况下获得高速数据和高频谱效率,特别
本设计以MANET与Internet混合网络的子集MANET和蜂窝网络为研究出发点,通过分析MANET和蜂窝网络的网络特性、TCP性能改进机制优缺点等等,结合NS2对MANET与Internet混合网络的特
本文首先研究了组合等增益权向量接收的最大比发射。引入了瑞利衰落信道上线性调制的误符号率的特征函数分析法,独立推导了1收多发天线系统的输出信噪比概率密度函数和平均符
本文首先对散射通信信道特性和COFDM调制解调的特点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散射通信的COFDM-FM的调制方案,并对这一调制方式进行了分析,表明这种调制方式能够满足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