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天线GPS姿态测量系统设计与FPGA实现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oku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高精度、高实时性的姿态测量系统已经成为导航系统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已知载体当前时刻姿态信息的前提下,可以对载体未来时刻的运动轨迹进行预测,从而达到自动导航的目的。利用成熟的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 System,GPS),将GPS信号接收机放置在载体的特定位置,通过解析天线接收到的星历、伪距和载波相位数据便可得到载体的姿态角信息。本文利用双天线放置载体主轴两端的测量方式,在对GPS姿态测量算法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算法实现的复杂度、实时性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资源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GPS测姿算法实现方案。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设计GPS姿态测量算法的实现方案。解算卫星星历得到卫星位置信息;利用双天线观测到的伪距和载波相位数据建立GPS姿态测量的观测模型,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Weihted Least-squares,WLS)对观测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基线向量的浮点解和整周模糊度;利用最小二乘模糊度降相关(Least-squares Ambiguity Decorrelation Adjustment,LAMBDA)算法对整周模糊度进行搜索,得到固定解,进而得到修正后的基线向量,解算出载体的姿态角信息。其次,对GPS姿态测量算法进行基于FPGA的设计与实现。设计工作主要包括:设计接口传输模块;设计支持浮点数的四则运算模块;设计基于流水线结构的坐标旋转数字计算(Coordinate Rotation Digital Computer,CORDIC)法求解三角函数模块;设计基于Cholesky分解算法的矩阵求逆模块;设计基于并行数据处理方式的加权最小二乘法运算模块和基于有限状态机方式的循环迭代求解模块。最后,对GPS姿态测量算法的FPGA设计与实现进行测试。首先对以太网口进行调试与测试,确保FPGA板卡与上位机通信正常;其次对方案的FPGA实现进行系统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解算出的载体姿态角中航向角和俯仰角的标准差(精度)分别为0.213864°和0.256836°。上述中的结果符合测姿精度要求,方案设计正确。
其他文献
车联网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快速发展,使得网联自动车的大规模应用成为可能,这也为城市交通管理与控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网联自动车大规模应用后如何进行城市交通管理与
传感器在生产和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全息传感器是一种新颖的传感器,近年来备受人们关注。全息传感器基于衍射峰值波长移动的原理,通过记录于光致聚合物内的全息光栅的峰值波长传感外界环境的变化,具有动态范围大、衍射光谱窄、成本低廉、传感策略灵活等优点,鲜明的色彩指示还具有可视性。丙烯酰胺光致聚合物制备工艺简单、组分灵活、衍射效率高,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全息传感材料。弯曲变形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运动形式,对其进行表
随着社会进步与经济蓬勃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对汽车的需求越来越大,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挑战与发展空间也日渐增大。变速器壳体是汽车传动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
相对于结构无规的有机半导体材料,结构规整型有机半导体材料具有更有序的主链骨架结构、更突出的薄膜组装能力、更宽的薄膜吸收以及更高的载流子迁移率等优势。近年来,有机半
化石燃料的过度消耗不仅加剧能源的枯竭,还伴随着二氧化碳气体(CO_2)的大量排放,从而破坏自然界中的碳循环,诱发生态失衡、全球变暖和冰川融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电化学CO_2还原反应(ECO_2RR)生成烃和醇类化合物,是一种有前途的、可持续发展的方法。然而,ECO_2RR过程中催化剂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较多的挑战,如稳定性较差、活性和选择性较低、过电势较高和法拉第效率较低等。因此,高效ECO_2RR催
开发高效的光催化体系,将太阳能转换为燃料小分子(比如H_2、CO、HCOOH)有望缓解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相关研究引起广泛关注。高效的光催化体系不仅需要高效的催化剂,而且需要高效的催化剂与光敏剂之间的有效协同。然而,各国研究者长期聚焦与开发高效的催化中心,光敏中心的研究相对滞后,严重阻碍了高效光催化体系的开发。因此,如何开发高效的光敏剂同时实现光敏中心和催化中心的高效协同是该领域面临
近些年,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5G)技术的商用,无线通信技术飞速发展,无线业务的激增带来了频谱资源短缺的问题。为了提高无线资源的利用率,认知
随着化石能源被不断开采和消耗,利用光催化技术将低密度的太阳能转化为高密度的化学能有望解决当今社会面临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到目前为止,光催化领域所使用的光敏剂主要基于贵金属配合物(比如联吡啶钌)和有机小分子光敏剂(比如孟加拉玫瑰红)。它们普遍存在着毒性大、价格高、难以回收再利用等问题,不利于实际应用。因此,开发新型、高效的非贵金属异相光敏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共轭微孔聚合物(CMPs)作为一种
二氧化碳减排或将二氧化碳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具有重大研究意义。过渡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在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领域具有高活性和高稳定性等优点,受到了广泛关注。但对于涉及多种中间体和多种产物的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来说,构建多原子协同催化剂有望进一步提高催化效率。基于以上思路,我们把Cu_2(ophen)_2双核分子组装到MAF-6笼中,然后在Ar氛围下进行高温热解得到了双原子Cu_2-NC(MAF-6)催
硅漂移探测器(Silicon Drift Detector,SDD)作为一种新型半导体辐射探测器,具有低电容、低噪声、响应时间快、能量分辨率高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高能物理实验、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