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特质冲动性、奖励敏感性与饮食决策的关系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gital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重/肥胖已经成为了全球性危机。从1975年到2014年,全球成人肥胖率不断增加,男性的患病率从3.2%上升到10.8%,女性的患病率从6.4%上升到14.9%。在中国,不同地区,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人群中,超重和肥胖的比例,也表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同样令人担忧的是随肥胖而来的很多并发症,包括Ⅱ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某些类型的癌症。青春期是年轻人试验一系列行为的一个时期,包括对他们的健康构成威胁的行为。如抽烟,酒精使用和不活跃的生活方式,主要都是在青春期发展起来的,并且这些是引发成人生病和死亡的主要风险因素。大量研究,包括对比研究,表明青少年超重问题不仅仅是某个特殊国家的问题,而是发达国家乃至全球的一个共同问题。青少年体重超重和肥胖的增加率与饮食习惯相关,这种饮食习惯包括高脂肪食品(零食)的摄入增加和蔬菜、水果的摄入减少。大量研究报告了冲动性与身体质量指数(BMI)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并提出冲动性可以是调节进食行为的介质,这些进食行为包括暴饮暴食,体重维持困难,选择食用美味但不健康的食物。也有研究表明,奖励敏感性与暴饮暴食呈现正相关关系。但对于中学生,处于青春期这样一个特殊时期的孩子们,他们的冲动性、奖励敏感性如何,他们的饮食决策是什么样的,之间是否有关系,以及存在怎样的关系,这方面还尚不清楚。因此,本文旨在探究特质冲动性与奖励敏感性对青少年食物选择程度(想选择吃某种食物的程度)的影响,以及在选择食物时更多考虑味道的青少年与更多考虑健康的青少年在冲动性和奖励敏感性上是否存在差异。
  本次研究分为两部分完成,被试为重庆市某中学学生。其中研究一有108人,包括43名男生,65名女生。被试的平均年龄为14.5±1.63岁,平均BMI为18.9±2.72。研究二有100人,包括37名男生,63名女生。被试的平均年龄为14.4±1.64岁,平均BMI为18.8±2.21。地点为该校学生教室。研究一和研究二流程基本相同,但研究一中只填写了Barratt冲动量表,研究二填写了Barratt冲动量表、惩罚与奖励敏感性问卷。被试进入教室后,分发测量问卷,朗读标准指导语。问卷填写完毕后,用教室的多媒体开始投影食物图片,每投影一张,被试需要根据指导语对食物图片进行评定并填写相关问卷。需要回答和评定的10个问题分别是:1.您是否能够辨认出图片中的食物?2.您是否熟悉图片中的食物?3.您有多喜欢该食物?4.您有多想吃该食物?5.看到这张图片时您的愉悦程度为?6.看到这张图片时您的兴奋程度为?7.看到这张图片时您的控制程度为?8.您认为该食物有多好吃?9.您认为该食物有多健康?10.基于该食物的可口程度及健康程度,您选择吃它的程度是?所有问卷填写完毕之后,回收所有问卷。
  研究一结果表明中学生决策程度与非计划冲动分量表、冲动总量表呈现显著负相关,表明非计划性冲动分量表得分越低,或者是冲动总量表得分越低,选择吃该图片集中的食物的程度就越大。决策强度与可口评定、健康评定都呈显著正相关,表明被试觉得食物越可口和越健康,越愿意选择吃该种食物。高冲动组在可口评定、健康评定和决策程度上都显著低于低冲动组,表明低冲动组的被试认为该食物图片集中出现的食物,更为可口,更健康,也更愿意选择吃他们。用可口评定、健康评定对决策程度做回归分析,其中46.3%的人可以用食物的可口程度预测其决策行为,10.2%的人可以用食物的健康程度来预测其决策行为。剩下的43.5%,食物的可口程度和健康程度都可以预测其决策行为。这个结果也表明,更多的人在乎食物的可口程度多过其健康程度。可口评定β值、健康评定β值与冲动性的相关分析,表明越是在乎食物可口程度的,对于食物的健康程度越是不在意,非计划冲动越强,越可以用其对于食物的可口评定来预测其选择食物的决策行为。按照在选择吃某种食物时更多考虑可口,还是更多考虑健康,把被试分为可口组和健康组。可口组和健康组在运动冲动量表、非计划冲动量表、注意冲动量表、冲动总量表得分上都没有显著差异,表明被试可以用可口评定来预测其决策行为,还是用健康评定来预测其决策行为与被试的冲动性方面没有关系。
  研究二结果表明奖励敏感性与非计划性冲动呈现显著负相关,即奖励敏感性得分越低,非计划性冲动量表得分越高;奖励敏感性与可口评定呈现显著正相关,即奖励敏感性得分越高,其对食物的可口评定越高。高奖励敏感性组在可口评定、健康评定、决策程度上都显著高于低奖励组,表明奖励敏感性得分越高,对于该食物图片集的可口评定、健康评定和决策程度越高。即对奖励越敏感,越可能觉得该食物图片集中的食物更加可口,更加健康,更愿意选择吃他们。控制冲动性后,奖励敏感性对于其可口评定、健康评定和决策程度都没有影响。可口评定β值、健康评定β值与奖励敏感性的相关分析表明,奖励敏感性与用可口评定预测其饮食决策,或者健康评定预测其饮食决策没有显著相关。和研究一相同,把被试分为可口组和健康组,以比较两组的奖励敏感性。可口组和健康组在奖励敏感性上没有显著差异,表明被试可以用可口评定来预测其决策行为,还是用健康评定来预测其决策行为与被试的奖励敏感性没有关系。
  总之,低冲动性的青少年倾向于认为食物更美味和健康,也有更强的意愿选择吃某种食物;而高奖励敏感性的青少年倾向于认为食物更美味和健康,对事物的选择程度也更高,但这种效应可能是由冲动性带来的;在选择食物时更多考虑味道的青少年与更多考虑健康的青少年在冲动性和奖励敏感性上均不存在差异。
其他文献
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需要开发高容量且安全性良好的二次电池。富锂层状氧化物Li_2MoO_3具有高的理论容量以及良好的安全性,被认为是可替代Li_2Mn O_3构建新型正极材料的结构基元。本论文采用不同方法合成Li_2MoO_3正极材料,并从材料的结构入手,针对其缺点对材料进行改性从而达到提高其性能的目的。(1)采用固相法、溶剂热法和熔融盐法三种方法制备了Li_2MoO_3纯相材料。电化学测试结
真菌α-淀粉酶可以水解淀粉或麦芽聚糖内部的α-1,4-糖苷键,水解产物中主要为麦芽糖,主要应用于淀粉糖浆、焙烤制品、啤酒酿制等领域,是重要的工业酶制剂之一。本研究首次对米根霉α-淀粉酶的基因克隆、酶学性质和高效表达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此酶是具有重要工业应用属性的优良真菌α-淀粉酶。
先前有关创造力与优势反应抑制关系的研究尚未形成一致结论,在实验范式与研究技术上也尚未取得新的突破。这既限制了我们对优势反应抑制内部心理机制的考察,又使我们对二者关系的认识仅局限于其概念的简单相关,对二者实质性关系及相应脑神经活动规律的探索尚且不足。  基于以往研究结论及其不足,在研究一中,通过实验范式的创新,采用2(启动刺激类型:单色色块,白色单字)×2(启动-探测刺激匹配类型:启动刺激与探测刺激
主动性攻击(Proactive aggression)是指为了达到某个目标(物质奖赏的获得或者拥有社会群体中的支配地位),经过深思熟虑和道德许可后由个体主动进行的攻击。主动性攻击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例如抢银行的行为等。这种攻击行为可能会造成很多的危害,小到影响个体的安全健康和生活幸福感,大到影响国家社会的长治久安。因此,对主动性攻击的研究一直是心理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主动性攻击的产生往往是由
面孔宽高比即面孔宽度(左右两颧骨间的距离)与面孔高度(上面部高度,鼻根尖到牙槽中点的距离)之比,其最早应用于动物学领域,于2007年被引入到人类面孔研究中。目前国内外关于面孔宽高比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集中于探索其与社会行为、面孔知觉的关系上——如研究发现,面孔宽高比可以显著正向预测个体攻击性、支配性行为;同时,个体也倾向于认为面孔宽高比较大的面孔更具有攻击性、支配性、更不可信等。  目前有关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难免会遇到各种或好或坏的事件,进而引发各种相应的正性或负性情绪。值得注意的是,正性或负性情绪会影响人们后续的记忆任务和行为表现水平。这时适当情绪调节可以促进个体后续的学习,并表现出较好的记忆水平。而不良的情绪反应则很可能影响个体的情绪和生理反应,不利于个体表现出较好的记忆水平。因此,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很有必要进行适当的情绪调节。在情绪调节的研究领域中,大多数研究将认知重评与其它情
学位
随着互联网和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游戏产业发展蓬勃,不仅是电子游戏的种类越来越多,而且与之相关的产业也处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例如,LOL(英雄联盟)的电子竞技比赛、电子游戏直播等。身处于现在时代的人们,对游戏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有了更多的游戏选择,以及更多的方式接触到游戏。MOBA游戏(多人在线战术竞技类游戏)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受欢迎的游戏之一了,其中LOL和王者荣耀是最具代表性的MOBA游戏,很多人
学位
我国在宏观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共服务质量改善方面均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同时,人们的满意程度和幸福感增幅并不大,心态并不平衡。其中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以及随之而来的相对剥夺感问题突出。中国国内对相对剥夺感的研究起步较晚,且大多集中在对心理健康方面,对于特定领域的影响研究很少。相对剥夺感也会对个体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主要包括越轨行为、逃避行为以
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指的是,违反工作场所相互尊重的准则、伤害意图模糊的低强度的越轨行为。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在职场中非常普遍,给职场人士带来了众多负面影响,并且对组织有一定的危害。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涉及到实施者、受施者和第三方。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受施者和第三方经历了不文明行为之后产生了何种消极后果。对于第三方在目击不文明行为会作何反应及其内在机制的研究较少。出于理论和实践运用的角度,非常有必要对第
学位
中国人“家”的意识具有核心价值的作用,爱家,顾家,护家已成为中国人价值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价值观(Familism Values)描述的是个体对家庭的强烈认同和依恋,结合前人文献和实践研究,本文将家庭价值观定义为个体与家庭、家庭成员的交互过程中形成的以为家庭成员着想,服务团结家人,对家庭忠诚为特征的价值体系。国外的研究表明,家庭对青年的健康发展具有保护性的作用,与抑郁、内外化问题、物质滥用等消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