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重/肥胖已经成为了全球性危机。从1975年到2014年,全球成人肥胖率不断增加,男性的患病率从3.2%上升到10.8%,女性的患病率从6.4%上升到14.9%。在中国,不同地区,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人群中,超重和肥胖的比例,也表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同样令人担忧的是随肥胖而来的很多并发症,包括Ⅱ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某些类型的癌症。青春期是年轻人试验一系列行为的一个时期,包括对他们的健康构成威胁的行为。如抽烟,酒精使用和不活跃的生活方式,主要都是在青春期发展起来的,并且这些是引发成人生病和死亡的主要风险因素。大量研究,包括对比研究,表明青少年超重问题不仅仅是某个特殊国家的问题,而是发达国家乃至全球的一个共同问题。青少年体重超重和肥胖的增加率与饮食习惯相关,这种饮食习惯包括高脂肪食品(零食)的摄入增加和蔬菜、水果的摄入减少。大量研究报告了冲动性与身体质量指数(BMI)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并提出冲动性可以是调节进食行为的介质,这些进食行为包括暴饮暴食,体重维持困难,选择食用美味但不健康的食物。也有研究表明,奖励敏感性与暴饮暴食呈现正相关关系。但对于中学生,处于青春期这样一个特殊时期的孩子们,他们的冲动性、奖励敏感性如何,他们的饮食决策是什么样的,之间是否有关系,以及存在怎样的关系,这方面还尚不清楚。因此,本文旨在探究特质冲动性与奖励敏感性对青少年食物选择程度(想选择吃某种食物的程度)的影响,以及在选择食物时更多考虑味道的青少年与更多考虑健康的青少年在冲动性和奖励敏感性上是否存在差异。
本次研究分为两部分完成,被试为重庆市某中学学生。其中研究一有108人,包括43名男生,65名女生。被试的平均年龄为14.5±1.63岁,平均BMI为18.9±2.72。研究二有100人,包括37名男生,63名女生。被试的平均年龄为14.4±1.64岁,平均BMI为18.8±2.21。地点为该校学生教室。研究一和研究二流程基本相同,但研究一中只填写了Barratt冲动量表,研究二填写了Barratt冲动量表、惩罚与奖励敏感性问卷。被试进入教室后,分发测量问卷,朗读标准指导语。问卷填写完毕后,用教室的多媒体开始投影食物图片,每投影一张,被试需要根据指导语对食物图片进行评定并填写相关问卷。需要回答和评定的10个问题分别是:1.您是否能够辨认出图片中的食物?2.您是否熟悉图片中的食物?3.您有多喜欢该食物?4.您有多想吃该食物?5.看到这张图片时您的愉悦程度为?6.看到这张图片时您的兴奋程度为?7.看到这张图片时您的控制程度为?8.您认为该食物有多好吃?9.您认为该食物有多健康?10.基于该食物的可口程度及健康程度,您选择吃它的程度是?所有问卷填写完毕之后,回收所有问卷。
研究一结果表明中学生决策程度与非计划冲动分量表、冲动总量表呈现显著负相关,表明非计划性冲动分量表得分越低,或者是冲动总量表得分越低,选择吃该图片集中的食物的程度就越大。决策强度与可口评定、健康评定都呈显著正相关,表明被试觉得食物越可口和越健康,越愿意选择吃该种食物。高冲动组在可口评定、健康评定和决策程度上都显著低于低冲动组,表明低冲动组的被试认为该食物图片集中出现的食物,更为可口,更健康,也更愿意选择吃他们。用可口评定、健康评定对决策程度做回归分析,其中46.3%的人可以用食物的可口程度预测其决策行为,10.2%的人可以用食物的健康程度来预测其决策行为。剩下的43.5%,食物的可口程度和健康程度都可以预测其决策行为。这个结果也表明,更多的人在乎食物的可口程度多过其健康程度。可口评定β值、健康评定β值与冲动性的相关分析,表明越是在乎食物可口程度的,对于食物的健康程度越是不在意,非计划冲动越强,越可以用其对于食物的可口评定来预测其选择食物的决策行为。按照在选择吃某种食物时更多考虑可口,还是更多考虑健康,把被试分为可口组和健康组。可口组和健康组在运动冲动量表、非计划冲动量表、注意冲动量表、冲动总量表得分上都没有显著差异,表明被试可以用可口评定来预测其决策行为,还是用健康评定来预测其决策行为与被试的冲动性方面没有关系。
研究二结果表明奖励敏感性与非计划性冲动呈现显著负相关,即奖励敏感性得分越低,非计划性冲动量表得分越高;奖励敏感性与可口评定呈现显著正相关,即奖励敏感性得分越高,其对食物的可口评定越高。高奖励敏感性组在可口评定、健康评定、决策程度上都显著高于低奖励组,表明奖励敏感性得分越高,对于该食物图片集的可口评定、健康评定和决策程度越高。即对奖励越敏感,越可能觉得该食物图片集中的食物更加可口,更加健康,更愿意选择吃他们。控制冲动性后,奖励敏感性对于其可口评定、健康评定和决策程度都没有影响。可口评定β值、健康评定β值与奖励敏感性的相关分析表明,奖励敏感性与用可口评定预测其饮食决策,或者健康评定预测其饮食决策没有显著相关。和研究一相同,把被试分为可口组和健康组,以比较两组的奖励敏感性。可口组和健康组在奖励敏感性上没有显著差异,表明被试可以用可口评定来预测其决策行为,还是用健康评定来预测其决策行为与被试的奖励敏感性没有关系。
总之,低冲动性的青少年倾向于认为食物更美味和健康,也有更强的意愿选择吃某种食物;而高奖励敏感性的青少年倾向于认为食物更美味和健康,对事物的选择程度也更高,但这种效应可能是由冲动性带来的;在选择食物时更多考虑味道的青少年与更多考虑健康的青少年在冲动性和奖励敏感性上均不存在差异。
本次研究分为两部分完成,被试为重庆市某中学学生。其中研究一有108人,包括43名男生,65名女生。被试的平均年龄为14.5±1.63岁,平均BMI为18.9±2.72。研究二有100人,包括37名男生,63名女生。被试的平均年龄为14.4±1.64岁,平均BMI为18.8±2.21。地点为该校学生教室。研究一和研究二流程基本相同,但研究一中只填写了Barratt冲动量表,研究二填写了Barratt冲动量表、惩罚与奖励敏感性问卷。被试进入教室后,分发测量问卷,朗读标准指导语。问卷填写完毕后,用教室的多媒体开始投影食物图片,每投影一张,被试需要根据指导语对食物图片进行评定并填写相关问卷。需要回答和评定的10个问题分别是:1.您是否能够辨认出图片中的食物?2.您是否熟悉图片中的食物?3.您有多喜欢该食物?4.您有多想吃该食物?5.看到这张图片时您的愉悦程度为?6.看到这张图片时您的兴奋程度为?7.看到这张图片时您的控制程度为?8.您认为该食物有多好吃?9.您认为该食物有多健康?10.基于该食物的可口程度及健康程度,您选择吃它的程度是?所有问卷填写完毕之后,回收所有问卷。
研究一结果表明中学生决策程度与非计划冲动分量表、冲动总量表呈现显著负相关,表明非计划性冲动分量表得分越低,或者是冲动总量表得分越低,选择吃该图片集中的食物的程度就越大。决策强度与可口评定、健康评定都呈显著正相关,表明被试觉得食物越可口和越健康,越愿意选择吃该种食物。高冲动组在可口评定、健康评定和决策程度上都显著低于低冲动组,表明低冲动组的被试认为该食物图片集中出现的食物,更为可口,更健康,也更愿意选择吃他们。用可口评定、健康评定对决策程度做回归分析,其中46.3%的人可以用食物的可口程度预测其决策行为,10.2%的人可以用食物的健康程度来预测其决策行为。剩下的43.5%,食物的可口程度和健康程度都可以预测其决策行为。这个结果也表明,更多的人在乎食物的可口程度多过其健康程度。可口评定β值、健康评定β值与冲动性的相关分析,表明越是在乎食物可口程度的,对于食物的健康程度越是不在意,非计划冲动越强,越可以用其对于食物的可口评定来预测其选择食物的决策行为。按照在选择吃某种食物时更多考虑可口,还是更多考虑健康,把被试分为可口组和健康组。可口组和健康组在运动冲动量表、非计划冲动量表、注意冲动量表、冲动总量表得分上都没有显著差异,表明被试可以用可口评定来预测其决策行为,还是用健康评定来预测其决策行为与被试的冲动性方面没有关系。
研究二结果表明奖励敏感性与非计划性冲动呈现显著负相关,即奖励敏感性得分越低,非计划性冲动量表得分越高;奖励敏感性与可口评定呈现显著正相关,即奖励敏感性得分越高,其对食物的可口评定越高。高奖励敏感性组在可口评定、健康评定、决策程度上都显著高于低奖励组,表明奖励敏感性得分越高,对于该食物图片集的可口评定、健康评定和决策程度越高。即对奖励越敏感,越可能觉得该食物图片集中的食物更加可口,更加健康,更愿意选择吃他们。控制冲动性后,奖励敏感性对于其可口评定、健康评定和决策程度都没有影响。可口评定β值、健康评定β值与奖励敏感性的相关分析表明,奖励敏感性与用可口评定预测其饮食决策,或者健康评定预测其饮食决策没有显著相关。和研究一相同,把被试分为可口组和健康组,以比较两组的奖励敏感性。可口组和健康组在奖励敏感性上没有显著差异,表明被试可以用可口评定来预测其决策行为,还是用健康评定来预测其决策行为与被试的奖励敏感性没有关系。
总之,低冲动性的青少年倾向于认为食物更美味和健康,也有更强的意愿选择吃某种食物;而高奖励敏感性的青少年倾向于认为食物更美味和健康,对事物的选择程度也更高,但这种效应可能是由冲动性带来的;在选择食物时更多考虑味道的青少年与更多考虑健康的青少年在冲动性和奖励敏感性上均不存在差异。